首页 理论教育新学习系统:反馈本的设计与应用

新学习系统:反馈本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反馈本,通过随时记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促进学生尝试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解开心中的症结。对于怎样用好“反馈本”,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方案。(一)反馈本的形式学生需要反馈本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疑惑。一本小小的反馈本,让他们的思想迸发出来,反而使课堂变得灿烂。显然,学生反馈本能很好地展示学生的实时心理动态,记录他们的学习心得。我们把教师反馈本设计在备课本的反面。

反馈本,通过随时记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促进学生尝试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解开心中的症结。对于怎样用好“反馈本”,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方案。

(一)反馈本的形式

学生需要反馈本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疑惑。教师审视学生的反馈本时,也增进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了解。同时教师自己也需要反思,以更好地吃透教材。我们把反馈本分成两类:

1.学生反馈本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遇到疑点,难点。把这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随时记录下来,使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有价值的动向,使反馈更具有效用。教师发现问题后随时可以反馈,加强沟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火花,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大声说出来的,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加,学生的举手意识会逐渐减弱,此时一本摊开在手侧的反馈本,往往能很好地沟通老师和学生的联系。

✿案例4-26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河中石兽》课堂实录片段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在教师用图演示了石狮在河中的冲刷过程后,很多孩子都认同了“果得于数里外”的意见。觉得河兵言之有理,此时一喜欢顶真的学生在反馈本上记了一笔:这河中的沙子够厚呀,能让石狮子翻了又翻。

教师看到了这一条后,果断让学生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僧:以为顺流下矣;讲学家:渐沉渐深耳;老河兵:当求之于上流。有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三者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得于数里外”这个结论为时过早;有学生从千年河道的形成角度——淤泥大于沙子,觉得这个结论不可能实现……

可见,学生并不是知识缺乏,也不是思想僵化,而是过多的条条杠杠束缚住了他们质疑的勇气、探究的欲望。一本小小的反馈本,让他们的思想迸发出来,反而使课堂变得灿烂。显然,学生反馈本能很好地展示学生的实时心理动态,记录他们的学习心得。

2.教师反馈本

反馈本并不局限于学生使用,教师也应当常备于手侧。我们把教师反馈本设计在备课本的反面。在备课的过程中,在作业批改时,都可以随时记录。可以记录心得体会,也可以记录教学、教育得失,以及解读教材或教学中随时遇到的题型。这些点滴的知识点可以成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案例4-27

数学第四册课本P63页“整理和复习”备课记录

加做涂色题:○○○○○○○○○○○○

要求:涂的●是○的3倍

备注:这是典型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深化练习。要求学生能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可以尝试:

师:读一读题目,想一想你会做吗?

预测生答:涂9个●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预测生答:●是3倍,○是1倍,这些圆一共要被分成4倍。所以1倍是3个,所以○是3个,●是9个。

思考:是否要在这里把●是几倍数,○是一倍数的概念在这里提出来。

教师在自己的反馈本上记录思考、心得,这样能更好地备教材、备学生,对课堂教学更深入的思考,完善课堂的教学,使课堂的成功率更高。

(二)反馈本的反馈方式

反馈本的反馈并不是单一的,其实还可以把两卡中的问题融入其中,丰富课堂的学习资源,这样的资源来源也能激起学生使用反馈本的兴趣,提升课堂的专注性。

课题组各学科均设置了反馈本,让学生把当堂练习、当堂检测的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当堂练习、当堂检测不仅要看学习效果,还要看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让学生及时矫正,以此促进“堂堂清”。为保证课堂反馈落到实处,我们在检测练习内容数量、反馈原则和形式上做了改进。

1.随堂反馈

很多教师喜欢将当堂练习、当堂检测环节放在课堂结束的最后10分钟,有的学生做得快,有的做得慢,极大地影响了反馈。因此,我们倡导发挥练习与检测的多重功能,随着教学的展开,随时进行练习与检测,让练习与检测的效能滚动起来。

✿案例4-28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鲸》课堂实录片段

教师在教学《鲸》时,将反馈与教学融合在一起,一板块一反馈,根据完成情况,学生在组长处盖章,以盖章的数量衡量学习效果。这种方法适合低中年段和学力不强的学生。

一、鸣笛起锚

1.预习热身——加装燃油

第一站:请你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或图片。 ◆完成后盖章处:

第二站:通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完成后盖章处:

2.选词朗读——巡回检查

出示词语:哺乳 潜入 倾斜 上腭 肺

④鲸的体型很大,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____)。

⑤鲸跟牛羊一样用(____)呼吸,这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安全离港盖章处:

把导学卡的知识在课堂上当堂反馈,第一时间为学生解惑,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提升课堂的凝聚力。

2.阶段反馈

课题组教师还运用“课前先学小结卡”和“课中先学小结卡”,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内化对学生的要求,通过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内容落实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自我评价和调控,把“一言堂”转变为“聚言堂”,营造主动的学习氛围。

✿案例4-29

语文课堂小结课堂片段

学生通过阶段小结能够细致地审视自己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状态,更好地反省自己的学习状况,提升学习兴趣,有助于后续学习的动力。

3.多样反馈

根据难易程度,当堂反馈矫正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我反馈、师生反馈、生生反馈;可以面向全体反馈,也可以面向小组内成员或者自我。反馈主体可以是教师、同桌、小组长,甚至还可以是基础差的学生。

✿案例4-30长根据组员的表现和结果,逐一盖章打分。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鲸》课堂实录片段

教学《鲸》的篇章结构时,课题组教师先出示这道题让学生完成,然后让学生在组内说说,组内再推荐一人全班讲讲,将反馈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最后组

二、海上航行

◆航线正确盖章处:

从上面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形式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对知识的敏感度,增强反馈的效能,提升知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