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学习指导基于“导学卡”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了课堂对话和互动,带来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化,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从单一的听讲模仿,发展到基于生活经验和学习资源的辨析、质疑、讨论,实现了师生间思维结构认知图景的对话和互动。......
2023-08-08
教育的自身特点和人的地位、价值决定了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要真正达成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就要使教育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用人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1],实现教育“育人”功能的回归。
(一)学生第一:教育教学的基点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得很正确:“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由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2]显然,以“学生第一”或者“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基础教育本体价值的体现,也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构建了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逻辑起点。单一的社会本位的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教育、灌输为主,忽视知识的接受者——人的创造精神与主动意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要求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发生转变。以“以生为本”和“学生第一”为基点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超越了传统“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与争论,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与需求,也是目前教育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以“学生第一”为基点的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并未使教育脱离社会,反映了学生主体性的社会存在,反映了人作为社会生命的形成,其赋予了受教育者发展的环境和内在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中保持发展与完善。所以,真正以人为出发点的基础教育并不是脱离社会发展的教育,是在体现学生主体化与社会化中进行的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3]。
(二)生命成长:教育教学的持续追寻
人是无限开放、向上发展的存在,而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塑形”和奠基作用,对人的一生产生基础性影响,在其价值取向上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当下生活,还要为学生的生存、发展创造可能。因此,教育教学,遵循生命的本性,促进生命的完满成长,提高生命的质量。关注生命成长也是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的深化和明确。另外,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受教育者发现与创造意识的培养,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唤醒其自我意识中的效能感、价值感、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主体认知水平,使知识的价值性得到体现,实现从“求知”向“启智”的转换[4]。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转换育人的方法,使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进入到“我要学”的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造欲,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5],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追求生命真实的成长。
(三)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的归宿
近现代社会以来,经历了启蒙运动的“人”开始回到了人本身,重新获得了来自人自身的本体论支持。它“把‘人自身的存在’作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作为根本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关于‘存在’的本体论,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本本体论,即把本体论归结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这种本体论的目标就是人的完整性”[6]。黑格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教育教学的实践,不能偏离“人”的轨道,坚持完整性,契合了近现代以来所预设的人的“本体论目标”,即人的完整性、全面性。所谓‘生命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个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7]在整体性视角下,教育教学所表达的人的完整、全面发展的目标即可统一为人发展的全面性,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它具体包含: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而且以作为完整人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这种“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抽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现实观念的全面性”[8]。学生的全面发展性,实际上不仅只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塑形”以造就素质全面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现全面的发展。___________
有关新学习系统:基于主动学习的教学变革新探索的文章
(三)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学习指导基于“导学卡”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了课堂对话和互动,带来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化,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从单一的听讲模仿,发展到基于生活经验和学习资源的辨析、质疑、讨论,实现了师生间思维结构认知图景的对话和互动。......
2023-08-08
“学科核心素养”容易产生歧义。任何学科都有其对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贡献,这是需要不断明晰化的过程。我国目前正在规划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主导。跨学科主题可密切联系国际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件。......
2023-08-08
新学习系统包含的具体模块主要有分层学习、两卡·两本、导助系统和多向支持等。图2-2是新学习系统的整体架构,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新学习系统包括了图2-2 新学习系统的整体架构(一)教学组织:分层学习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合作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2023-08-08
实验后测显示,学生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习惯“教师讲授的学生”从81.7%下降到55.3%,减少了26.4%。说明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信心的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在相应增强。从教学成绩来看,学校学生潜能得到了发挥,在课业负担减轻的情况下,学校各学科成绩在区三部抽查中均位于前列,学校连续三年获教学质量进步奖,被教育局考核为优秀。......
2023-08-08
学习的主动性,或者称为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动机,是影响主动学习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参与学习活动构成学习动机后,学习动机必然会成为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此,学会主动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与实践意义。主动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2023-08-08
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面向全体,全程引导、点拨与启迪,学生积极参与,全程自主、合作与交流。在认真分析学校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思考国内一些学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学校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改革之路。“导学案”的成功经验,对于学校“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2023-08-08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我国广大一线教师围绕着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与“尝试教学法”相比较,洋思教学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突破:第一,对课堂教学流程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学习时间给出严格规定。迄今为止,学校接待国内外参观学习者逾100万人次。针对这些情况,新绛中学展开“半天授课制”教学改革。......
2023-08-08
主动学习在这全球教育终身化、学习化社会形成的热潮中得到极大的推动。(一)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是实现终身学习,培养主动学习者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终身学习必然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主动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更强调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内在学习品质的体现。主动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发展的效果。......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