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在这全球教育终身化、学习化社会形成的热潮中得到极大的推动。(一)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是实现终身学习,培养主动学习者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终身学习必然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主动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更强调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内在学习品质的体现。主动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发展的效果。......
2023-08-08
人类正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因此,各国大建信息高速公路,电脑广泛普及,给全球性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全球互联网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可是同时,传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能适应的一面。世界各地都积极地探索学生学习的变革,认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些变革的共性即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而且更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是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情感的人。学生们性别不同,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智力和心理发展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是统一的教科书和统一的课堂教学可以满足的。不同的学生需要借助不同的学习资料以不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完善自己的人格,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在自主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送者,不再只是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自己的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向学生提供帮助。师生关系完成了从“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的转变。
“教师主导”与“自主学习”之间的两个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前者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二是在学习中,前者是一个学生被动地“要我学”的过程;后者是学生主动地“我要学”的过程。
“自主学习”把学生从“配角”变成“主角”,把曾经是主角的“教师”变成“助学”的配角,这样才算“学习变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了解、影响、激励、鼓舞。教师应做到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支持与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发表于《南都周刊》2008年第253期的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在美国长期生活和陪伴两个女儿长大的经历。他写到女儿“在小学做的研究与写作跟我当教授做的事情,性质差不多。我做研究上网要找资料,而她也是为每个题目上网找资料、做研究,她为了写文章而受到的训练也已经很多”。
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二)关注教与学的“增值”
近几年,“增值(value-added)”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由于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同,仅仅根据一个学习阶段的结业水平对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相对于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增值评价”更重要。
如果以学习的“增值”理念来审视今天的学校教育,不难发现,对于许多学习者,一个学期中要学的知识,他(她)可能在学期开始就已经掌握了。一个学期的课堂学习,对于这些学生的增值效应是很有限的。在学习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获得了多大程度的进步和增值。“课堂上的收获”不仅包括对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基本事实等等的掌握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也应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因为学校关注的不仅仅是每个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而是关注是否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增值的机会。
(三)关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1]。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2]。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3]。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3.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的学习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科学研究。探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深层次的、尖端的问题,而是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主动探求的过程。
一般说来,研究性学习有五个要素:(1)提出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但不是学生一目了然的问题;(2)搜集证据,如收集资料、动手实验或进行社会调查等;(3)处理信息,提出解释;(4)求证过程;(5)获得认识并发表探究结果。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研究性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和接受性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过多地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这使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
(四)关注信息化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互联网正以它无限的容量、广阔的覆盖面、交互性和定制化的特色,从各个层面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教育。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于早在1980年就提出“三次浪潮”理论,认为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这三个时代中教育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在农业社会时代,受教育的是少数人,是一个老师对几个学生进行面对面授课,可以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在工业社会时代,经济发展需要一批人接受教育,以提高雇工水平,提高生产力,因此是一个教师对几百个学生进行面对面讲课,实行组班教育和分科教育;在信息时代,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且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由于学生数量多,同时希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所以教师通过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学生也能通过信息网络工具进行自主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对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断增长[4]。
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影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教学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让学生学习什么”和“让学生怎样学习”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大数据时代,教育已经从“用经验说话”发展为“用数据驱动决策、管理与创新”,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5]。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学习路径,能为学生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学习指引,满足学习需求,从而更高效、扎实地掌握知识,促进深度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接触并理解知识的效率及能力。同样教育的个性化并不是将个人孤立起来,因为群体学习利于促进个体之间的相互学习[6]。
只是,面对新的学习革命,我们准备好了吗?
有关新学习系统:基于主动学习的教学变革新探索的文章
主动学习在这全球教育终身化、学习化社会形成的热潮中得到极大的推动。(一)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是实现终身学习,培养主动学习者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终身学习必然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主动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更强调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内在学习品质的体现。主动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发展的效果。......
2023-08-08
实验后测显示,学生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习惯“教师讲授的学生”从81.7%下降到55.3%,减少了26.4%。说明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信心的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在相应增强。从教学成绩来看,学校学生潜能得到了发挥,在课业负担减轻的情况下,学校各学科成绩在区三部抽查中均位于前列,学校连续三年获教学质量进步奖,被教育局考核为优秀。......
2023-08-08
(三)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学习指导基于“导学卡”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了课堂对话和互动,带来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化,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从单一的听讲模仿,发展到基于生活经验和学习资源的辨析、质疑、讨论,实现了师生间思维结构认知图景的对话和互动。......
2023-08-0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纲要中提到培养时应以能力为重,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2023-08-08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基于互相帮助的同伴学习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意义更大。作业③是要求在采访和劳动体验的基础上写一则反思的,有了体验之后,学生就特别有话写。这是为珍惜劳动成果服务的,为的就是让学生静心思考自己平时的言行,从而在思想上争取有一个大的转变,乃至质变。三次小实践,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劳动”的真正含义,使其内心有所触动,懂得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
2023-08-08
新学习系统架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学习空间、学教关系、学习方式这三方面的变革,达成对原有学习系统的转变与改进,让学生能真正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实现“想学、能学、会学、乐学”的办学理念。(一)让学习空间更加泛在、非正式美国信息技术专家Knirk.F.G将学习环境定义为:“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显然,这一定义将学习环境限定为学校和家庭中的物质因素。......
2023-08-08
“学科核心素养”容易产生歧义。任何学科都有其对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贡献,这是需要不断明晰化的过程。我国目前正在规划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主导。跨学科主题可密切联系国际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件。......
2023-08-08
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在新学习系统的运行中,物理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优质教育对设施环境的要求却要更高一些。由此认为,教室的造型设计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探索”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内在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新学习系统的管理中,特别重视积极心理环境的建设。......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