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报告:昭陵陪葬墓壁画分析

唐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报告:昭陵陪葬墓壁画分析

【摘要】:20世纪70~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昭陵先后发掘了14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贵妃、燕妃、李震、段简璧墓出土了大量珍贵壁画。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壁画,颜色绚丽,布局严谨。昭陵陪葬墓段间璧墓壁画(部分)图1-5图1-6昭陵陪葬墓李震墓壁画(部分)图1-7图1-8昭陵陪葬墓韦贵妃墓壁画(部分)图1-9图1-10昭陵陪葬墓长乐公主墓壁画(部分)图1-11图1-12图1-13表1-2昭陵陪葬墓壁画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城西北22.5km的九嵕山上(北纬34°32′26.4″~34°38′59.3″,东经108°26′21.8″~108°36′113.7″,海拔1225.7m)。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一直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km(公里),总面积2万余hm2(公顷),陪葬墓近200余座。是关中“唐十八陵”之一,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20世纪70~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昭陵先后发掘了14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贵妃、燕妃、李震、段简璧墓出土了大量珍贵壁画。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壁画,颜色绚丽,布局严谨。壁画内容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有仪仗出行、歌舞、游戏,宫廷贵妇、文臣、武将、侍女、给使等。技法以线条与着色并重,有些画面的着色,不仅面部晕染,而且衣饰器物也施晕染。图中人物意态生动,景致优美,笔法流畅而苍劲,人物衣纹勾描娴熟,花卉竹石线条洗练,尤其梅花、竹石作为单幅画面的出现,在前代壁画中极为罕见。这些壁画既是唐代现实生活的写照,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其用笔或奔放泼辣,或遒劲有力,其用色或简洁明快,或细腻精致,人物造型无不形神兼得,栩栩如生,堪称唐墓壁画精品。该批壁画于1998年由昭陵博物馆移交至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保管(如图1-5至图1-13和表1-2)。

昭陵陪葬墓段间璧墓壁画(部分)

图1-5

图1-6

昭陵陪葬墓李震墓壁画(部分)

图1-7

图1-8

昭陵陪葬墓韦贵妃墓壁画(部分)

图1-9

图1-10

昭陵陪葬墓长乐公主墓壁画(部分)

图1-11

图1-12

图1-13

表1-2 昭陵陪葬墓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