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计划

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计划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生应具备的基础性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个人和社会价值。研究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关注阅读文本的主题意义,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目标。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语言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式理解和表达个人意义的能力。语言能力是基础,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意识指的是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中外文化以及认同中外优秀的文化,并表现出良好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成长为讲文明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思维品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这三个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关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应用恰当的英语学习策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的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而思维品质是学生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学生发展的条件。四大核心素养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生应具备的基础性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个人和社会价值。

研究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关注阅读文本的主题意义,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要改变碎片化的、脱离语境教授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意义,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比较和鉴别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要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明确参与各方的身份和关系,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得体的语言形式开展有效的交流,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还要努力把文化知识的教学有机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充分挖掘语篇中的文化和育人价值,在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文化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发展学生的文化鉴赏力,将文化知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提高跨文化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教师还应更多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组织和开展更加开放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如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等活动,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最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提供与文本主题意义相关的语篇材料,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

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该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基本的学习形式,也是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意义,发展多元化思维,树立文化意识和发展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活动观的提出有利于引导教师整合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教学,落实课程的总目标,同时也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组织教学内容,优化学习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因此,研究者认为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在设计英语学习活动时,应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口头和书面语篇所提供的主题情境,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实践与内化、分析与评价、迁移与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活动和多种互动交流方式,梳理、整合、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感知和比较文化的异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运用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具体的英语学习活动包括三类,分别是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以及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地融合了语言、思维和文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讨文本的主题意义,帮助学生习得一定的语言知识以及技能,同时关注文化的异同以及评析语篇的意义,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实践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