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导图相关概念

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导图相关概念

【摘要】: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图4-2 思维导图的8种结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特征呈放射性,即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后会表现为一个思维分支。因此,思维导图为学习者提供了一套视觉思考模式,可促进学生思考神经网络的发展,提高大脑不断认知和建构知识信息的能力,培养独立迁移思考的能力。

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建立在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用来进行发散思维、建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工具。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是一种使大脑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导图给学生提供了一幅思维“全景图”,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学习及应用,学生对于知识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知识的孤立、片面,从而突破思维定式,在不同知识间构建桥梁,系统有条理地思考学习内容,使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思维导图根据视觉规律的特点,从中心辐射,使用线条、符号、文字、颜色和图形组合成具有丰富视觉刺激特点的8 种结构,表达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事物之间的8 类主要关系,如图4-2 所示。表示主题与解释关系的圆圈图(Circle Map)、用于分类与分组的树形图(Tree Map)、描述主题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气泡图(Bubble Map)、用于比较与对照的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用于说明事件发生过程与先后顺序的流程图(Flow Map)、分析因果关系的复合流程图(Multi-flow Map)、分析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弧形图(Brace Map)、对两者事物进行类比和类推的桥接图(Bridge Map)。

图4-2 思维导图的8种结构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特征呈放射性,即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后会表现为一个思维分支。思维导图就是在此理论的基础上,以图文模式模拟人的大脑工作方式,以数形分支形式延伸扩展,调动人的左右脑协同运作,开发人们的思维。思维导图的运用使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大脑思维更加活跃,解决了诸如思维疲劳、记忆混乱等问题,帮助人们将零散的信息整理串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认知效率

拉尔夫哈伯的研究表明,个体对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在85%—95%之间,图像比文字更能唤起人的回忆,更准确、更有力地触发广泛的联想,从而增强创造性思维记忆力。1981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斯佩里的研究证实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与大脑兼容的思维方法的有效性,大脑的两个半球执行一系列综合性的智力任务,包括逻辑、节奏、线条、颜色、列表、白日梦、数字、想象力单词、格式塔,这些活动整合得越多,大脑的表现就变得越合作,每一项智力技能都会增强其他智力领域的表现。因此,思维导图为学习者提供了一套视觉思考模式,可促进学生思考神经网络的发展,提高大脑不断认知和建构知识信息的能力,培养独立迁移思考的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