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科背景关系解析

高中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科背景关系解析

【摘要】:(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含义纵观国内外,各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含义所持观点不同。杜威也因此被称为批判性思维之父。随着批判性思维引进国内,罗清旭等人也将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从技能和倾向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的高低紧密相连,不可分离。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含义

纵观国内外,各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含义所持观点不同。美国教育杜威倡导的“反思性思维”认为,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持续的且不断探索的思维,能够能动、持续、审慎地思索,并去找寻支持假定的知识的证据。杜威也因此被称为批判性思维之父。1941 年,学者格雷泽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由态度、知识、技能这三方面构成的。而学者罗伯特·恩尼斯则只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技能,可以得到训练和强化。此后,批判性思维开始和各领域相结合,从其他视角对其进行定义。1990年,美国哲学协会组织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46人,共同对批判性思维进行研究,以此来对批判性思维的含义进行界定。通过研究,最终界定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即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此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技能。同时,他们还提到批判性思维的另一方面,指出批判性思维的倾向,包括态度、探究意识等精神层面。随着批判性思维引进国内,罗清旭等人也将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从技能和倾向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在美国哲学协会和罗清旭、文秋芳等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之上,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对所认识的知识或事物,通过发现它的问题,运用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经验,通过对他人观点的分析,自主地、有逻辑地、合理地去对其进行分析、对比、评判和选择,最终落实到实践的一种思维活动。对比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即是人在认识知识或事物时所掌握的一种能力和倾向。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科背景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现状和特殊国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制定的。因此,对核心素养不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发现、面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具有的一种综合品质。在具体英语学科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即通过英语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里的核心素养也指向一种综合的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于一体的综合能力。[3]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中,由于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一个子概念,批判性思维是属于思维品质中的一种,因而批判性思维属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其对英语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此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四个核心要素构成,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的高低紧密相连,不可分离。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高,则有利于英语语言文化的认知的学习,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批判性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对西方语言文化的了解和对比分析,形成对西方文化的一种理解、尊重、鉴赏和反思,对中外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和鉴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其文化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则在他质疑、分析、反思的过程中逻辑能力、创造能力都会相应得到提高,促进了思维品质的发展。如果学生会主动质疑,对面临的英语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做出合理的决策,这也同样对其英语学习策略乃至其他学科学习策略有积极影响,也提升了他的学习效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越高越能促进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其越低,则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体现在:对西方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质疑、对比分析、评判和反思,形成对西方文化的一种理解、尊重、鉴赏,使学生具有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