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方式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方式

【摘要】: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明显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发展。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已有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展这些思维品质最为便捷的方式乃是通过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而实现的。以此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理解故事,同时自己提出问题。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明显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英语课程改革最为明显的发展,乃是将思维品质作为外语教育的显性目标加以规定,从而在本质上丰富外语教育的目标体系,更加彰显了英语课程的语文课程特性,也进一步彰显了英语课程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3]

基于思维品质本身内涵的阐释,英语课堂实践需要明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尤其是不同学段的学生阶段性的认知规律与特性;明确英语课程有助于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维度,确定相关思维品质发展的空间与路径,大胆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中以有效的方式促进这些思维品质发展;明确英语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相关思维能力,同时明确多元思维能力的内涵、发展价值、英语教学发展多元思维的方式等,在教学中实践多元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已有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展这些思维品质最为便捷的方式乃是通过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而实现的。这不仅包括教师自己提出问题,也包括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尤其是对诸多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经久传承的经典故事的提问。如对于《狼来了》这个学生非常熟知的故事的问题设计,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村民们为什么在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呼喊时帮助男孩?什么原因导致村民最后不再相信男孩,是撒一个谎还是撒太多谎?你认为如果故事中出现男孩的父母,他们可能做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村民、男孩和他的父母?以此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理解故事,同时自己提出问题。不仅这些问题本身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而且最后一问可以发展学生自己的提问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