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翻译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应用英语翻译能力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在英语翻译中的体现可谓淋漓尽致。这三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基石性的。翻译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要素的培养与提升上,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3-08-08
核心素养描绘了我们对新的时代人才培养的美好愿景,而对一线教师而言,更加关心的是核心素养的理论如何落地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核心素养的理论对教学而言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2]
(一)核心素养的理论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目前,我国已经采纳国家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著名学者傅国亮说:“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二)优化日常教学方式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和日常英语教学密切相关,提升日常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解决英语课堂教学弊端的必经之路。核心素养的建构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为解决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
(三)由“学科中心”向“育人”转变
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陈新忠以“开车”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人的培养”这个问题。
无论是否会开车,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知道关于开车的知识。比如,开车时要手握方向盘,要在必要的时候为汽车补给燃料。拥有了一定的驾驶知识,而后经过考试并取得驾驶证的人则掌握了驾驶技能。但是,有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即使拥有了驾驶知识并掌握了驾驶技术,部分“驾驶者”仍不敢在实际道路上驾驶。同样是驾驶,不同驾驶者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有些驾驶者展现了“不讲原则、没有礼貌、野蛮驾驶”等不文明的现象。这个例子不禁引起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人,还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有礼貌的“驾驶者”?答案不言而喻。知识与技能一定要有,但教育的最终目标要落在“素养”二字上。又好比我们在“择友”或是“择偶”时,一定会从人本身出发,首要考虑的一定是对方的“人格”与“品质”,而非他(她)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的,以人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将有可能催生“课堂上长出苹果树”。
(四)追求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奠定每一名学生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而人格发展的研究是首要的。我们期待的学校教育是从学生人格成长的角度,不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有长远的展望,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词汇、语法等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看”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着每一位教师重新审视学科内涵,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所承载的内涵既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做之事,也是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要保留的、对人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以阅读教学为例,英语教学最大的意义并非简单带领学生理解文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理解了文本的意义后是否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同时对文本保持批判、开放的学习态度,是否能够在不断反思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核心素养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从以碎片化学习向整合化、情境化和结构化学习转变,从以学科知识为本向以学科育人为本转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塑造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协调发展。
有关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文章
(二)翻译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应用英语翻译能力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在英语翻译中的体现可谓淋漓尽致。这三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基石性的。翻译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要素的培养与提升上,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3-08-08
语篇教学是将一切有意义的文本视为语篇的教学方式,探索主题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将语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载体,但在实践中,对如何做好语篇教学,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2023-08-01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明显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发展。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已有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展这些思维品质最为便捷的方式乃是通过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而实现的。以此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理解故事,同时自己提出问题。......
2023-08-08
然而,在中国则是具有相反的含义,如“狼心狗肺”“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等。(三)历史事件词汇的文化意义的渗透中外名人事件是主要文化知识,在课文中也介绍了人物的称谓与姓氏。词汇的含义受到了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这表明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词汇的文化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2023-08-08
写作过程教学法不再只注重语言知识,如语篇和语法结构等,而是更多地注重写作过程和技能,如制定计划、寻找素材、撰写草稿、修改编辑等。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强调写作的认知过程,强调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及交互性,提倡通过写作过程而学习写作,重视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过程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其写作能力。......
2023-08-08
(一)多元化原则为了使形成性评价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性评价应当遵循多元化原则。②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之中始终关注学生发展方面的信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形成性评价要遵循可行性的原则。为此,形成性评价一定要注意评价的简明性。形成性评价必须做到简明、科学、可操作,才具有评价的可行性。形成性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应当遵循激励性原则。......
2023-08-08
在学英语词汇时,老师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通过词汇学习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我们也能播放英文广播,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让英语词汇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休息与娱乐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等,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就可以通过图片猜测单词的意思。而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排练英文话剧,在课后组织英语聚会,使学生能够在使用英语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023-08-08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若无法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便不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从而会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将思维品质作为显性外语教学目标,更显示了它对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显然,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发展。(三)重视情感感悟,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无论是语文阅读教学还是英语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阅读内容的情感都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