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经》中第二列山系开头的那座山是空桑山。在我国古代,“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隐含着一定的生命力和家园意识。但是,空桑山到底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和桑树的关联到底有多大,学术界持不同的看法。顺便告诉你,传说孔子也出生于“空桑之中”。照这个说法,空桑山还真的在山东境内呢,因为孔子就诞生在山东的曲阜啊。珠蟞鱼在这一列山系中,稀奇古怪的动物可多了。......
2023-11-04
第96问:“混账”本来是与账目有关的语言,什么时候开始用来形容人了
平时生活中,常听到有人用“混账”批评那些言语行动无理无耻的人,更有甚至会因情绪不可控制而骂为“混账东西”。从“混账”的字面意义上看,理应是账目的混乱而已,是与账目有关的语言,但为什么却用来形容人呢?
一种解释认为,账目的混乱应该是那些不负责任的财务管理者所为,因此批评他们的财务工作不到位时,便用“混账”来表示。后来便由此而衍伸出骂人之意,意思是说,对方太不像话,做事和态度是非不分、牵强无理,就像毫无责任之人所做的账目一样错误百出、混乱而无序。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混账”应是“混帐”的误用。我国北方的蒙古族一直过着游牧生活,为了寻找水肥草茂的地方,牧民们常常得带着帐篷赶着牛羊四处游荡,找到有水草的地方才好定居下来。据说男人们白天会出去放牧,看守帐篷的任务便留给了老人和妇女看守帐篷。有时候,一些没有出去放牧的年轻小伙子为了找姑娘谈情说爱,就乱串帐篷。如果运气好,帐篷里没有他人,他们就会混进自己喜欢人的帐篷,他们将这种行为戏称为“混帐”。如果小伙子混进姑娘的帐篷时,碰上了严厉的老人,当他前脚刚刚踏入帐篷,老人便会愤怒地骂道:“你又混帐了!”“混帐的东西,又来了!”后来,随着语言的流变,“混帐”演变成了“混账”,而“混账”和“混账”东西也逐渐成了一句使用频率非常高的骂人用语了。
知识链接:
“混蛋”一开始就是骂人的话吗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个与“混账”相类似的骂人话,叫做“混蛋”。这个“混蛋”一词一开始就是作为骂人用语出现的吗?
其实,“混蛋”的最初意思是说,鸡蛋搁置时间较长,蛋黄和蛋清混在了一起,糊涂不清楚。后来人们用其引申意义,将之用来表示不明事理,不讲道理的人。
由于“混”与“昏”和“浑”谐音,因此后来又出现了“昏蛋”和“浑蛋”的说法。尽管大致意思接近,但是这三种说法却可以表达出三种不同程度的意思。“昏蛋”是说这个人发昏得头脑糊涂;“浑蛋”是说这个人什么问题都分不清楚,把许多的问题都搅得浑然一体;而“混蛋”则不仅说这个人有些“混”,而且甚至已经到了“胡搅蛮缠”和不可理喻的地步。实际上,“昏”和“浑”都是仅仅是对人的一种评价而已,后面加上“蛋”字,就有侮辱和骂人的意思了,而“混蛋”一词就纯粹是一种骂人的话。
有关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的文章
《东山经》中第二列山系开头的那座山是空桑山。在我国古代,“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隐含着一定的生命力和家园意识。但是,空桑山到底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和桑树的关联到底有多大,学术界持不同的看法。顺便告诉你,传说孔子也出生于“空桑之中”。照这个说法,空桑山还真的在山东境内呢,因为孔子就诞生在山东的曲阜啊。珠蟞鱼在这一列山系中,稀奇古怪的动物可多了。......
2023-11-04
中国出现青铜,明确证据出现于约公元前3000年,那应该算作青铜时代的开端。不过,青铜时代前面的新石器时代,后面的铁器时代,其定义就是社会以石器或铁器为主要的生产工具。我们几乎找不到中国放弃了石器工具而改用青铜生产工具的任何证据。至少在现阶段,要理解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要理解中国国家的起源,必须研究器皿。他们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文化晚期,以彩陶和尖底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进入华北,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3-08-28
在这个地区,书写似乎是从使用黏土制成的小筹码计算粮食、绵羊、牲畜这类农产品交易的做法发展而来。首个通用书写形式就此面世。但埃及的情况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信是用楔形文字写在巴掌大的小黏土板上的。也许这说明了他们为什么对字母的发明反应冷淡,尽管早在公元前3000年,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字的书写中都开始使用字母来表示名字和外国字。......
2023-11-19
兽形“神”的神话原型以自然界原型为主。根据考证,可以推断鳄鱼、蜥蜴和鸵鸟就是“鸟身龙首”“龙身鸟首”的南山山神的自然界神话原型。根据考证,可以推断牛就是“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的西山山神的自然界神话原型。同时,通过兽形“神”的神话原型解析可以看出依傍自然而形成的文化。自然界的神话原型是三类“神”产生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
2023-10-19
先暂时放下经历过种种争议的文字和文献资料,以考古发现开始,检验目前找到的最古老的考古遗迹与出土对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八千年前开始,有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我的老师张光直先生在过世前一直努力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大规模进行黄河下游的考古发掘。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我们要尽量不受后来的看法和偏见干扰,才看得出真正的含义。......
2023-08-28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这一阶段的“神”符号最终得以形成。半人半兽形“神”的祭祀巫术活动围绕马、牛、羊、鸡、狗、猪,传统文化中的“六畜”进行,也说明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山海经》“神”符号形成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半人半兽形“神”阶段。正是这种心态影响下,产生下了第二种类型的“神”符号。......
2023-10-19
兽形“神”相关的上古巫术与祭祀活动体现在对于山体的崇拜。《山海经》兽形“神”的相关巫术也应当符合巫术活动的几大标准,即工具、咒语以及仪式。“糈”,精米,古代用以祭神。兽形“神”是古代神话发展的最初阶段。《山海经》全书十八卷中,兽形“神”的巫术祭祀仅存在于《南山经》《北山经》《中山经》之中,未见于《海经》中。这种文化基础深深影响了兽形“神”的产生。......
2023-10-19
兽形“神”的创造形成于自然外物对先民的制约。山岳崇拜影响下产生的兽形“神”,既代表了人们对于自然界山岳馈赠的依赖,也代表了自然界灾害、山岳猛兽对于人们生存活动的制约。在这种依赖与制约的双重关系之下,才产生了一系列的造“神”行为以及巫祭活动。在此背景下,由一种或几种兽类的外形所组合而成的“神”形才是理所应当的。......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