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问:请求别人帮助时,一般常用“借光”一词,为什么不是借其他东西今天,我们一般常用“借光”来表示拜托别人一些小事,或是请求别人关照时说的类似于“不好意思……”但是“借光”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呢?因此,后人便根据这个故事,在请求别人的帮助,或是蒙受别人的关照时,一般就叫做“借光”了。......
2023-08-08
第89问:写文章请教别人修改时,为何常用“斧正”一词,跟斧头有关系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这个词到底跟斧头有没有关系呢?
其实,“斧正”一词来源于《庄子·徐无鬼》一文。庄子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两个奇人的故事。说是在楚国的国都郢都有一人,因不知姓名,便称为“郢人”。他有位好友,人们称之为“匠石”。郢人和匠石两人拥有一套绝技:郢人在鼻尖上用白粉涂上苍蝇翅膀似的薄薄一层,匠石能用斧子把这层白粉轻轻削去。匠石在表演这套绝技时,态度从容,抡起大斧,顺着郢人的鼻尖削下,只听得斧子在空中呼的一声,白粉就完全被削掉。而郢人的鼻子却丝毫不受损伤。郢人也脸不变色,若无其事。(原文为: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来,宋国的宋元君得知此事,感到很惊奇,想亲眼看看。不料匠石却说:“对不起,现在没法表演了,因为我的好朋友郢人已经去世,我失去了表演绝技的唯一伙伴了!”
此后,人们便根据《庄子》中的这个故事,引申出了“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像故事中的石匠抡起斧头削白泥那样,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同时,“斧正”一词还表示了对修改者的尊敬,将其比喻为身怀绝技的匠石,赞其水平高,修改文章如同匠石用大斧削去郢人鼻尖的白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
知识链接:
“雅正”和“斧正”的意思一样吗
在请别人修改文章时,除了经常见到的“斧正”一词之外,还有“雅正”的说法。那么雅正和斧正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雅正和斧正在本质上的意思相同,都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认为对方的水平比自己高,请对方批评指正的意思。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请教对方的方式上,前者的意思是请对方用他高雅的欣赏观点和水平来指正自己的作品,用于将自己的作品(比较常见的是书画或者是文章)赠送给对方时,題写在作品上;而后者并不一定要赠送作品,便可请教对方修改。另外,从敬辞的程度上讲,雅正要更加礼貌一些。
有关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的文章
第98问:请求别人帮助时,一般常用“借光”一词,为什么不是借其他东西今天,我们一般常用“借光”来表示拜托别人一些小事,或是请求别人关照时说的类似于“不好意思……”但是“借光”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呢?因此,后人便根据这个故事,在请求别人的帮助,或是蒙受别人的关照时,一般就叫做“借光”了。......
2023-08-08
你可以参考别人的评价,但不能尽信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充分在意别人的意见和评论,但不要太在乎。“金黄色的,非常甜美,人们常用它来比喻美好的生活和爱情。”夏洛蒂没有气馁,她先后写出长篇小说《教师》、《简·爱》,而且打定主意不再自费出版,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小说是值得出版商掏钱的。显然,如果夏洛蒂因为对别人的评价过于在乎而放弃的话,她很可能做一辈子平凡的教师。......
2023-12-06
河北省地方志里记载这类史实的情况是很多的,这里不过是举个例子而已,义和团在整个反帝斗争过程中,由于组织不够严密,没有统一的领导,一旦局势不利,就不能抗住敌人的压力继续战斗下去,而在局部战斗中,又是那样的坚强,战斗到最后一人!这是和它起源于乡团有密切关系的,否则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
2023-08-17
请注意,我认为,这时候你该考虑的,不是自己想说点什么,而是对方想让你说点什么。再比如,有一天玛丽的朋友远道而来,她想请半天假,话才说出口就被老板训了一顿:“没看到公司这段时间的业绩在下滑吗?还请假,不卖力工作业绩怎么升!”为什么她总是说错话呢?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对方想让她说什么,根本不能说出对方想听的话。想要知道对方想让你说点什么,也不可以单凭猜测,你还需要及时插话证实自己的猜想。......
2024-01-16
诸葛亮是否重修黄陵庙,是否撰写《黄陵庙记》,都大成问题。以笔者之见,这与诸葛亮治蜀之时,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修,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关系。秦朝时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是蜀中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诸葛亮视其为“农本,国之所资”。后人在此修庙修祠纪念他。“诸葛亮在这里修庙,我们就在这里修坝”。修庙,是铭记和弘扬开江治水的大禹精神;修坝,则是继承和发扬大禹的治水精神以造福后代。......
2023-11-27
这时一名犯人出现了严重的歇斯底里症状。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个实验便让九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毫无前科、具有大学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看守。津巴多教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反,“好人”则被授予了武器和权力。他们发现,通过强制原则,会高度、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担任角色的任务,包括公开地惩罚违反规定的行为。......
2023-07-18
你们对别人的关心,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就如同也会有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一样,学会关心别人,才能被更多的人关心。你无法懂得对别人的关心,又如何迎来别人对你的关心呢?我在后来的工作中明显感觉到,通过那些简单又朴素的唠叨,聪明的孩子们已经悟出一个道理:尊重别人,其实也就是尊重自己;关心他人,也就可以赢得他人的关心。......
2023-0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