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问:为什么我们会将运气不好说成是“倒霉”,而不是“倒”其他东西如果遇到不顺利或是不幸的事情,今天的人们一般都会用“倒霉”来表示郁闷的心情。倒霉本来写作“倒楣”。至于何时将“倒楣”写成“倒霉”,时间已不可考,但可以判定的是,“倒霉”的写法出现得很晚。陈独秀写文章时,尚用“倒楣”,而非“倒霉”。......
2023-08-08
第22问:我们在说某人对某事毫无了解时,为什么用“一问三不知”,而不是“四不知”或是“五不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说某人对某件事情毫无了解时,或者连问好几个问题都不清楚时,一般都会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那么为什么是“三不知”,而不是“四不知”或是“五不知”呢?为什么“三不知”就可以代表对所有的事全然不明呢?
“一问三不知”这个俗语原本来源于《左传》。在《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大夫荀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君派大夫公子般去齐国求救。齐平公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去救援。陈成子有个部下叫做荀寅,在迎战前,荀寅对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听后大怒,骂道:“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地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而现在,苟寅对晋军攻打的这三方面都没有搞清楚便向上级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
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笔》一书中的说法也印证道:“俗谓忙遽曰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于是后人便将“一问三不知”的原意,即对某件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的意思,衍伸为今天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对内情毫无所知的意思。同时,由于开始、中间、结局这三个阶段囊括了世间万事的来龙去脉,因此便用这“三不知”来表示对所有的事全然不明了。
另外,“一问三不知”有时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具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知识链接:
说话谨慎为什么是“三缄其口”,而不是“四缄”或是“五缄”
我们一般用三缄其口来形容人说话谨慎,也用来表示不肯或不敢张口。那么“缄”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信都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这个扎木板的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的“三缄其口”就是把嘴封好扎好的意思。但为何只封三次,即“三缄”而不是“四缄”或是“五缄”呢?
用“三缄”来表示封口,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据汉朝刘向在《说苑·敬慎》中记载,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制度。当孔子参观到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这句话是说,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
这句话给了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所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由于“三缄”的原意便是在嘴上贴了三张封条,所以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来比喻“慎言”了,人们常用的“缄默不语”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有关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的文章
第97问:为什么我们会将运气不好说成是“倒霉”,而不是“倒”其他东西如果遇到不顺利或是不幸的事情,今天的人们一般都会用“倒霉”来表示郁闷的心情。倒霉本来写作“倒楣”。至于何时将“倒楣”写成“倒霉”,时间已不可考,但可以判定的是,“倒霉”的写法出现得很晚。陈独秀写文章时,尚用“倒楣”,而非“倒霉”。......
2023-08-08
第8问:为什么我们将购物的行为叫做“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将购置货物的行为称为“买东西”,而为什么不说是“买南北”呢?当然,也有人认为“东西”起于汉朝。人们外出购物到东都洛阳,简称“买东”;到西都长安购物,简称“买西”,所以久而久之,“买东西”便成了集市的代名词。......
2023-08-08
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懂得宽容,对于下属因为不知而犯下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不要动不动就唱白脸。李涛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家的产品。他自己带团队以后,也总是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下属,当下属因不知情而犯错时,他也从来不会批评他们。......
2023-07-31
第57问:“秋千”为什么叫做“秋千”而不叫摆椅之类的不少人小时候都玩过“荡秋千”的游戏,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秋千的来历以及秋千为何不叫摆椅的原因。但是当时并不叫秋千,而是叫做“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此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2023-08-08
第102问:露馅儿一般又说成是“露马脚”,为什么不是“露猪脚”或是“露狗脚”“露马脚”的意思同露馅儿接近,是显出破绽、暴露真相的意思。因为是马皇后露出了脚,所以人们便叫做“露马脚”,这个词一直沿用到今天。然而,有学者认为上述“露马脚”来源之说并不准确,因为早在明之前的元代便有“露出马脚”之说。后人便用“露马脚”一词来表示弄虚作假的行为最终显露出了真相。那么什么是“穿帮镜头”呢?......
2023-08-08
第12问:为什么我们说“老虎”、“老鼠”,而不说“老狮”、“老兔”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约定俗成地将一些动物比如“虎”称为“老虎”,“鼠”称为“老鼠”,但是对于其他的如狮子、兔子等动物,却没有在其名称前加上一个“老”字,称他们为“老狮”或是“老兔”,这是为什么呢?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将老虎称为“大虫”与大唐王朝有关。为了重新命名“老虎”,人们便根据《大戴礼记》中的“五虫”分类,将老虎称为“大虫”了。......
2023-08-08
酚酞和甲基橙都是合成的有机染料,都有一定的变色范围,都能在溶液中、在给定的pH 值范围内改变自身结构显示颜色改变,因而属酸碱反应用指示剂。用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是标定碱标准滴定溶液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标定时的反应如下:反应产物是邻苯二甲酸钾钠,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微碱性,溶液pH 值约为9.1。指示剂酚酞在室温下的变色范围是pH=8.2~10,所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2023-10-28
或者知道却自以为不知道。反躬自省“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才是真正的高明。聪明的人不去刻意表现自己,虽然一切都知道了,外表看来却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圆融的智慧。一时的无知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能作为犯错误的借口,懂得勇敢面对自己的无知,才能避免因为无知所造成的错误。现实生活中,往往一些学界名人,也会犯以不知为知的毛病。本章讲修身之道,指出人贵有自知之明。......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