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人为什么常将吝啬人比喻为铁公鸡

中国人为什么常将吝啬人比喻为铁公鸡

【摘要】:第21问:为什么中国人习惯将吝啬的人比喻成“铁公鸡”铁公鸡一词来自歇后语“一毛不拔——铁公鸡”,用来形容极度吝啬的人。其实,“铁公鸡”一词的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但是,“一毛不拔”原本并非是指铁公鸡身上的羽毛,而是指人身上的汗毛。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于是后世之人便根据孟子的评价,习惯性地用“一毛不拔”来比喻那些非常自私悭吝的人。

第21问:为什么中国人习惯将吝啬的人比喻成“铁公鸡

铁公鸡一词来自歇后语“一毛不拔——铁公鸡”,用来形容极度吝啬的人。那么为何用铁公鸡来表示吝啬之人呢?

其实,“铁公鸡”一词的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但据民间说法,由于是铁公鸡,所以它身上连一根羽毛都拔不掉,也就是一毛不拔、极其吝啬的意思。

但是,“一毛不拔”原本并非是指铁公鸡身上的羽毛,而是指人身上的汗毛。最早使用“一毛不拔”这个词源自《孟子·尽心上》,是孟子用来批评战国时的杨朱的话语。

战国时期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残酷的战争,主张“兼爱”和“非攻”。当时的杨朱却与墨子的观点相反,他竭力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有一天,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遇到杨朱,毫不客气地问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你愿意不愿意?”杨朱听后摇摇头说:“世固非一毛之所济。”意思是说,天下的问题,决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济得了的。禽滑厘反驳道:“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杨朱听后默然不语。

孟子针对此事抨击杨朱道:“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说,杨朱主张“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对天下有利,他是决不会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如果对天下有利,即使磨秃了头顶,磨破了脚板,他也是愿意干的。于是后世之人便根据孟子的评价,习惯性地用“一毛不拔”来比喻那些非常自私悭吝的人。

清朝中叶,有一位叫做袁枚的著名文学家写作了一部笔记小品《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在这部作品中就有一篇名为《铁公鸡》的文章,说的是山东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一天,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后来,媒人带来一女,称不要钱,只是平时能够吃饱穿暖即可,富翁大喜。但没成想到,半年以后,富翁所珍藏的钱财珠宝全都没有了。原来该女子是他家的一个旧房客,富翁嫌他们“多费”而将其赶走,现在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

知识链接:

“一毛不拔”一直都是贬义词吗

现代汉语的语境中,“一毛不拔”显然已经作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被我们经常使用。但是,从历史上看,“一毛不拔”一词的使用并非全是贬义,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据古代小说《燕丹子》记载,燕太子丹被秦王扣为人质,一心想报仇雪恨。燕国侠士田光给太子丹出主意说:我认识一个叫荆轲的,“为人博闻强记、体烈骨壮、不拘小节、欲立大功”,“太子欲图事,非此人莫可”。在太子丹拜托下,田光找到荆轲,把太子丹的复仇愿望和盘托出:“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荆轲回答说:“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今先生令交于太子,敬诺不违。”荆轲与田光一样,言必信、行必果,他将匕首藏于图中,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中,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成为千古一侠,流芳至今。

在荆轲回答田光的话中,有“鄙志”一词,这个词语在文中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自己认定的目标和理想,他全身心地投入,“情为恩使,命缘义轻”,可谓是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二是对道不同、志各异的人,他丝毫不肯为之出力,哪怕纤微如“一毛”也不肯拔下相馈,即所谓的“情有异,一毛不拔”。这里的“一毛不拔”明显是褒义色彩,说明了荆轲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