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马上戒除孩子网瘾,达成协议并一次性支付4.5万元

如何马上戒除孩子网瘾,达成协议并一次性支付4.5万元

【摘要】: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小陆的父亲当庭一次性给付原告4.5万元。美国的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泰普林教授介绍了戒除孩子网瘾的新招。不要急功近利,要求马上见到效果,马上见到孩子脱离网瘾。

三、帮孩子告别网瘾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17岁的高中生小陆(化名)沉迷网络游戏,为了买游戏装备,竟瞒着父母向他人借款7.7万元,结果被对方告上法庭。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小陆的父亲当庭一次性给付原告4.5万元。其实,类似的报道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了。随着计算机的平民化,互联网的普及,在带来无限丰富资源的同时,却也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造成了严重损害。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程。上网是操作过程,网上尝到的“甜头”是强化物,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称为强化,多次强化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网瘾会妨碍学习进步,养成说谎恶习,疏远家庭,损伤网瘾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发生,并降低个体免疫力。网瘾本身即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需要诊断、治疗。

美国的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泰普林教授介绍了戒除孩子网瘾的新招。泰普林认为,对有网瘾的孩子采取说教式甚至是个别谈话式的心理辅导,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可能效果很小,只对少数悟性高的孩子会有一定效果,因为孩子虽然明白道理,但缺乏自控能力。他建议家长应送孩子参加封闭式的团体辅导和心理拓展训练班,强制性地把孩子与网络隔开,同时进入军事化管理的环境,改变孩子生活和行为习惯。同时他还建议,家长平时要帮助孩子规划好时间,每天适当上网,因为有些网站能帮助孩子开阔思路,学习到知识。

著名网瘾戒除专家陶宏开提出了网瘾戒除过程中的“十个不要”。

不要绝望。要相信孩子的问题会解决好的,这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永远也不要放弃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正确的方法。很多时候,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

不要迷信。不能只相信某一个人,而不相信其他志愿者,怀疑志愿者。戒除孩子网瘾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包括家长、老师、志愿者和一切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

不要急功近利,要求马上见到效果,马上见到孩子脱离网瘾。任何事情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更何况孩子的网瘾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不要把孩子当作成年人去看待。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曲折,上网成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不要做总是指挥命令式的传统家长。要做会与孩子沟通的现代家长,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才会给你说。

不要溺爱孩子。溺爱就是过于疼爱,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操心不行,要让孩子早点懂得做人的责任,即让他学会早点操心自己的事情,家庭的事情也要让孩子适当关注。

不要歧视孩子。孩子犯了错误,做了错事,要帮助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千万不要歧视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犯错误的孩子更需要尊重,而不是挖苦、讽刺孩子,那是最愚蠢的做法。

不要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也不要一切都以家长为中心。原则性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比如道德、比如尊敬长辈、比如善良,这些做人原则性的东西不能丢,哪怕孩子不乐意也要坚持。同样,家长也不能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比如工作忙了,加班了,就把孩子抛在一边不管了,或者总是以自己的事情为重,认为孩子的事情都是小事,不放在心上,这样,孩子早晚会出问题。

不要用老眼光看现在的孩子。要与时俱进,时代不一样了,观念思想就要变化,家长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方法。

不要忽视孩子的电脑网络教育。预防是最好的挽救措施,不要等到孩子上网成瘾了,才去想办法戒除、挽救。孩子接触电脑网络前就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明白电脑网络就像字典一样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要正确利用好这个人类最新最先进的工具,而不仅仅把它作为一个高级玩具来玩。

最根本最有效的戒除网瘾的方式是减缓孩子们的压力,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以使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心理压力都能得到正确的疏导与合理的释放,只有如此,孩子们才不会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以寻求虚幻的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