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我们的孩子“厌学”的原因不是很相似吗?小学第一天报名的路上,孩子是多么兴奋,一想到要当小学生了,就开心得不得了——哪里有半点“厌学”的味道?三年级的孩子就“厌学”,这种现象的根源在教师。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孩子还会厌教吗?......
2023-10-21
三、孩子厌学怎么办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表现。如果没有给予正确的疏导,势必影响学习,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厌学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厌烦等,有时还会有逃避倾向。久而久之,厌学情绪会发展成厌学症。这时学生会表现为学习是沉重的负担,有时甚至会认为学习是—件十分痛苦的事。
要改善孩子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分析厌学原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转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与作业有关的因素
1.作业量因素。第一,作业量大是导致孩子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受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拼命灌输,课外则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应付考试。
第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反正做完了作业还要再加做,没有个完,也没个“奔头”,何不如坐在那里泡时间等睡觉。
第三,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些家长甚至不让孩子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实际上,广泛的兴趣所产生的是一种对事物、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探究的。因此,抑制儿童的兴趣,实际上抑制了儿童对事物的积极态度,自然也包括对学习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认为,练习的数量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学习的充分条件。但是,除了少数简单的学习课题之外,若要求牢固掌握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知识,多次重复又是不可缺少的。这就存在一个作业适量的问题。国内有人做过实验,每天课外作业的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最佳,这是值得参考的一个数据。
2.作业难度因素。据调查,目前学校中学生因作业太容易而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不多见,较多的人是因为作业太难而放弃完成作业。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
第一,产生焦虑。因为做不出题目,担心老师的批评,担心家长骂自己笨,担心以后无法应付考试。
第二,依赖别人。包括依赖家长帮助,同学帮助,抄袭别人作业等。
第三,放弃不管。
因此,作业难度太大,只会对班级中的一小部分人(即能力高的学生)有积极影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智能所限,焦虑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做作业或被动完成作业。
3.作业评价因素。由于作业太多,教师的负担也很重,无法全部批改作业。从心理学角度看,批改作业属于学习的反馈。反馈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对小学生来说,他不仅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要通过心目中的权威——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而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认可。没有这样的评价,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会受损不少。
此外,学生做错题目时,教师往往要求订正。根据对经常不做作业的学生的调查,大多反映最讨厌订正作业,不完成的也大多是订正作业。这里有两个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其一,要订正的作业本身缺乏新异性,做过的作业再做,当然没劲;其二,一道题做错了,是一种失败,再做时有一种挫折感。因此不恰当的订正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心理学家莫洛佐夫以实验告诉我们,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作业的新异性,是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变更作业的内容比变更形式更为重要。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订正作业时,可以考虑让学生做相同类型的另外一道题,或者更换一种作业方式。
个体主观因素
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是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观原因。学习是一种艰苦而长期的脑力劳动,需要学生付出艰辛和努力,否则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它要求学生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等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往往知难而退,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在困难面前丧失斗志,没有信心。久而久之,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业越落越远。
2.个人学习障碍。第一是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是缺乏学习动机,越是不想学习。于是就出现了恶性循环,产生了厌学情绪。第二是注意力缺乏症和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安静久坐,爱做小动作,或爱与别人说话,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自我控制能力极差,严重的便发展为旷课、逃学。第三是慵懒症与心理惰性。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督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儿童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
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学生胡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独子。父母经商,工作繁忙,顾不上教育孩子。胡某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写作业、学习成绩老是跟不上,对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他每天上学都由奶奶背着书包送他到教室。该学生连整理书包、系鞋带等小事都不会。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与奶奶的过分溺爱,导致该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该做的小事不做)带到学习中来(自己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
2.要求过严或态度粗暴。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分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要求,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如小学四年级学生徐某,一至三年级均是班级学习委员,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父母的掌上明珠。但由于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父母要求女儿每门功课必须在98分以上,有时考了97分,在班上名列前茅,父母仍不满意,稍不用功,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在父母的过激管教下,徐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怠慢。从四年级开学以来,她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尤其对考试产生了恐惧。
从徐某的学习问题中可以看到,这个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完全是因父母的过分期望和粗暴的惩罚手段引起的。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要被责骂,受皮肉之苦,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严重的身心疲劳,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这样传统的棍棒式教育,孩子怎么会视学习为乐事呢?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我们都明白,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能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许多资料都表明,“问题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子女”的概率要大大超出正常的家庭,同样,产生厌学情绪的孩子也较多地出现在“问题家庭”中。
家庭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应正确地认识孩子,从实际出发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多关心爱护孩子,少横加指责,努力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
2.家长要努力挖掘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和自信。
3.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教育教学手段不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一位厌学的学生说:“我原本是一位很爱学习的女孩,但是自从换了新老师后,有一次我因一道题不会做,老师随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猪一样笨!’难道我真的那么笨吗?从那以后,我不想再上数学课了……”老师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就这样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期望,通过态度、表情、行为等方式,用微笑的表情,富有鼓动性的“好”、“对”、“不要着急”、“有进步”、“你真了不起”……等激励性评语,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励从而更加相信教师,给予教师以积极主动的反馈,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特别是学生能消除厌学、畏惧心理,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校要掌握厌学学生的心理动态,要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厌学的危害性,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此外,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涌现出来的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游戏厅、娱乐城、台球室等游艺场所,对小学生中部分意志薄弱者有一定吸引力,这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电子游戏机的对战中,上课不听讲,放学不回家,作业不完成。忘掉了学习,忘掉了老师的教诲,忘掉了家长的嘱托,逐渐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调查,我们已经知道,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因社会、家庭、生理等各种原因,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指导,要使我们每一个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重视这项工作。同时要使每个人知道,良好的心理指导必须具备:真诚、理解、尊重三要素,要依托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方式,认真细致的做好这项工作。
针对每个孩子不用的厌学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矫正。
对策1:要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和同学相处。
和小学生相处,首先要取得他们对你的信任。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如实反映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他们,使他们觉得我们是他们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才能接近他们,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因此,我们和他们相处,决不能虚情假意,失去信任,心理指导将无从下手。
对策2:要换位思考,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同学交换对问题的看法。
心理有障碍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他们,是能否和他们进行交流的关键。
对策3:除了真诚、理解以外,还要注意对每个同学都要在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
对策4:做心理指导工作,要适当地运用一些必要的方法。
如:专题性活动;课外合作游戏;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疏导学生从沉闷的气氛中释放出来;注意用非语言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时空;注意观察,可以采用反馈技术,重复一些师生言行,引导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消除学生的下意识自我防护意识等。同时,也要注意教师(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感染。
对策5:要特别注意对具有自卑心理障碍学生的具体分析。
其中,要特别注意小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自卑心理又称为自我否定心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一旦形成和发展,对人的一生心理过程和个性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显著影响。产生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生理、智能、家庭、教育方式等。矫正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有:了解他们的想法,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适当让他们接受一些小小的考验,增强他们自我承受心理;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自我优越心理;创造轻松环境,淡化其不安、烦躁、孤独、离群心理。
要解决小学生厌学心理必须找出具体原因,有了正确的原因,教育起来才可以有的放矢。专家认为,要彻底解决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教育应以人为本,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真诚、理解、尊重,贯穿我们教育的始终。
有关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的文章
这和我们的孩子“厌学”的原因不是很相似吗?小学第一天报名的路上,孩子是多么兴奋,一想到要当小学生了,就开心得不得了——哪里有半点“厌学”的味道?三年级的孩子就“厌学”,这种现象的根源在教师。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孩子还会厌教吗?......
2023-10-21
发生这些严重的事情后,对于孩子,他爸爸没有任何的责备,只是希望校方对孩子严格要求。因为孩子强烈抵触住宿,和孩子的爸爸协商后,孩子开始走读。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每个时期的行为表现。在察觉到孩子的反复无常时,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主动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及时给孩子家长提出建议。......
2023-07-18
但我想说的是,万一孩子真的不是在课业学习上有天赋的人,也真的不善于背诵记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所以面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时,我们一定要先帮助他把这个“失败者”的标签给撕掉,让他体会并享受成功的滋味,知道自己仍然是可以被尊敬的。撕掉“失败者”标签的第一步: 发掘孩子的长项,给成功一个合理的定义我在前文中一直提到一个词——“气质”。......
2024-10-24
3岁左右,孩子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叛逆期的到来有早有晚,因人而异,每个孩子逆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孩子的“叛逆期”就是孩子向家长提出自我成长需求的暗号,这也恰好是父母的心愿。如果父母应对孩子“叛逆期”的策略不当,又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对抗行为的升级,或者孩子被我们强行拔掉了身上的“刺”,变得乖巧了。......
2023-07-24
本人仅想立足于当下学校教育的现实,从教师个体切实可行的操作出发,选取几个本人认为最有“挖头”的点,来编制一份“教师—家长联盟教育手册”。◆合作态度自测表“态度决定一切”,在教师与父母的教育联盟中,教师的态度无疑是此联盟能够持久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前提。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给教师的建议》里指出:“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里,家长会中读书汇报——朗诵,是其中必备的节目。......
2023-11-22
(二)改善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一个人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如何,是促使其将健康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益的前提。大学生对待卫生问题的正确态度,是通过在校期间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必须抓住学校教育的良好时机,加强健康教育,以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2023-11-01
在这种思维课上所取得的效果,是任何书本和任何课程都无法给予的:孩子们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在思维课上,孩子们不仅是听,而且是用感官去感知这些词语,如:闪烁的群星,柔和的风。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
2023-12-03
事实上,在日本父母看来,孩子的这些不恰当的行为都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正的。在日本人看来,将食物吃光不仅仅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高素质的最好表现。这些对孩子爱惜粮食的观念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事实上,要培养孩子爱惜粮食的观念的方法是非常多的,荣泽的爸爸采用的联想式的教育方法就是值得学习的一种。......
2024-0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