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转变与心理妙招

从幼儿园到小学:转变与心理妙招

【摘要】: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较大的跨度,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家长应该提前做一些适应性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对新的学习生活有一些初步认识。孩子在幼儿园以玩为主、以学为辅,到了小学就不同了,变成了以学为主。从幼儿园到小学堂,孩子首先要面对的就是40分钟的课时。小学和幼儿园从课程到生活都有很大区别,在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还可以午睡,而小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都是固定的,而且长于幼儿园。

“今天在学校学什么了?”

“不知道。”

“那么,上了几节课呢?”

“不知道。”

“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不知道。”

“……”

以上是一位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和家长的对话,从对话的内容可以看出孩子对学校生活“一问三不知”,如家长所说“简直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酷!”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较大的跨度,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家长应该提前做一些适应性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对新的学习生活有一些初步认识。

1.利用孩子平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孩子平时喜欢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在给孩子解答时,可以对孩子说:“你问的这些问题,妈妈也不完全懂,等你上学了,老师会告诉你的,因为老师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你想问什么,老师就告诉你什么。”“到学校上学,你会学到很多知识。”这样做,孩子对上学就会产生兴趣,“上学”在她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2.提前带孩子到新学校参观、熟悉环境。开学前,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参观,让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以及学校位置,然后告诉她学校的一些设施和活动场所,学生在教室上课的情况与课外活动的种种乐趣,逐步培养孩子对学校产生好感,熟悉环境。

3.给孩子准备学习用具,并教会使用方法。父母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具有铅笔、橡皮胶、钻刀、作业本、尺子……教会如何使用钻刀,以及笔断以后如何处理,还有作业本封面的填写、格子的作用等,教育孩子要爱护学校的课桌椅、门窗,不得乱写乱刻。但是文具不要太花哨。带吊坠的自动铅笔、可以变形的文具盒……临近开学,家长已开始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了。其实,家长不必给孩子买过于花哨的文具,这有可能干扰孩子学习。小孩子本身就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具盒,可能就是他一堂课的玩物,家长万不可把这样的“隐患”放进孩子的书包里。

4.培养学习习惯。孩子在幼儿园以玩为主、以学为辅,到了小学就不同了,变成了以学为主。刚上小学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对老师发给她的各种书本感到新奇,对课堂上的学习兴味盎然。家长抓住孩子的这种新鲜感、好奇心,强化孩子的求知欲,尽量在家中把孩子的学习搞得丰富多彩,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要求先做作业再去玩,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并制定一个时间表,培养时间观念。完成作业后,也让孩子自由活动,做她喜欢的事情。

5.培养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贪玩并不奇怪,对这一点,父母不要惊慌,要动脑筋把玩与学习兴趣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为她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或活动,在游戏与活动中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引发兴趣,比如孩子不肯读书,可以找几个小朋友到家里和孩子一起读。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吃饭时可以从餐具入手,认识餐具名称,上公园玩时,教孩子认各种植物,花草以及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让孩子学得轻松有趣。

6.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刚进入小学,孩子与同学相处不习惯,有些性格内向的更加不愿与同学交往,对学校生活就产生恐惧感,这时候,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游戏,或者到同学家去玩,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人与人交往,逐渐适应校园生活。

7.调整时间,防止孩子打瞌睡。从幼儿园到小学堂,孩子首先要面对的就是40分钟的课时。有些小孩刚上学不适应,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打瞌睡等情况,其实课上打瞌睡是可以“预防”的。小学和幼儿园从课程到生活都有很大区别,在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还可以午睡,而小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都是固定的,而且长于幼儿园。另外,小学课堂上是不能自由活动的,长时间坐在椅上学生有可能注意力“溜号”。对此,专家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在家里学习,可以以15~20分钟为一个学习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让孩子专心做功课。同时,家长不能一开学就逼孩子加班加点学习,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8.家长老师要鼓励孩子。“咋就你坐不住呢!”“这道题你在幼儿园都做过!”……这样的话家长千万不要跟孩子说。受新环境的影响,刚入学的孩子会出现对新知识接受较慢的情况,这时家长就应该多鼓励多帮助,绝不能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专家建议,有不少小孩子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会出现情绪低落或是厌学的情况,家长可以先降低要求,耐心地鼓励孩子。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多表扬。平时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多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今天课堂老师都教了什么,学会啥新内容了等等,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