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作狂的病因及应对方法

工作狂的病因及应对方法

【摘要】: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工作狂和酗酒一样,其实是一种病,现在很多人遭受这种病的困扰。为避免这种疾病,首先应该鼓励家庭成员关心工作狂。在家庭中,即使是一个懒惰的人也可能把自己埋进工作中,继而成为工作狂。工作狂对待工作的原则与其他员工存在明显不同。

三、你是工作狂

工作狂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1968年,一名美国教授首次玩笑性地用工作上瘾来描述自己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一结论与酗酒这个经典的不良嗜好相比较。1971年,心理学家韦恩奥茨在其第一本关于工作狂的书籍中以更加严肃的口吻描述了这一问题。奥茨将英文中的工作(work)和酗酒(alcoholism)两个单词结合起来,创造了“工作狂”(workaholism)一词,将其定义为“一种无法控制的、过度的工作冲动,已经达到影响健康、幸福和与他人交往的地步”。

工作狂的五大特征:

第一,一心想着工作,即使在家里或是参加社交活动时也是如此。

第二,不愿向其他人授权,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控制感。

第三,忽视生活的其他方面,因为工作狂永远都是把工作排在家庭与私人生活的前面。

第四,或者将生活的其他方面融入工作,因为对工作狂而言,休闲与工作没有界线。他可能会把与朋友的私人关系转变为业务合作伙伴关系,甚至让自己的妻子担任秘书。

第五,“偷偷摸摸”地工作。与其他瘾一样,工作狂在面对自己的工作瘾时,常常试图隐藏它,不想让别人知道。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为此而向他人撒谎时,就说明有问题了。

工作狂多是A型人格,这一人格的特点是:一、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五、终日忙碌紧张,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A型人格也的确更容易适应现代社会,相对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就,但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譬如,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患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工作狂和酗酒一样,其实是一种病,现在很多人遭受这种病的困扰。如果从工作狂为生计而工作的观点看,他们这种疯狂的工作状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工作状态对心理、生理都没有好处,对家庭生活也没有好处。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工作狂,并且很清楚自己是在通过工作逃避生活的烦恼,那么工作狂是可以治愈的。

工作方式逃避生活的烦恼,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遭受这种疾病困扰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许多心理专家认为这些人经常感到忧虑,他们不能把工作委托给别人,而且幻想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控制局面。

为避免这种疾病,首先应该鼓励家庭成员关心工作狂。工作狂的问题之一是他们很难分清努力工作与沉溺在工作中的区别。一个努力工作的人是热爱工作的,而工作狂是依赖于工作的人,是工作的奴隶。努力工作的人会给自己休息时间,但工作狂不会。这也正是两者的区别。

工作狂并不是从小就喜欢工作,而是因为这些人心理出现了问题。

在家庭中,即使是一个懒惰的人也可能把自己埋进工作中,继而成为工作狂。对未来忧虑者、孤独者,如果经常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就能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拒绝感情这一方面来说,工作变成了他的保护伞。所以,“醉心于工作”不仅让爱人感到失望,也有可能加大与孩子们的生疏感,最严重的能导致夫妻双方关系破裂,直至离婚。

公司老板可以用另一套方法对待属于工作狂类型的员工。对老板而言,他们比其他人更便于管理和控制。工作狂对待工作的原则与其他员工存在明显不同。一位员工说:“我的工作量的多少取决于身体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才接受超负荷工作。也就是说,我的工作强度不以卖命程度为标准。”工作狂通常比其他人离开办公室的时间更晚,并且把这作为责备其他人的理由。

心理学者就怎样才能阻止工作狂超常投入工作的问题,给予两点建议:

1.享受生活瞬间的乐趣。工作狂应当学会如何享受偷懒所带来的乐趣。刚开始的时候要留意一下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例如如何使一个孩子在起步阶段提高素质,太阳是怎样越过地平线落下山头的,或者试着花比平常吃正餐多两倍的时间宠爱一条狗等。看电视的时候应有意识地让自己什么也不干,学会忽视一些事情的方法。

2.忘记最喜欢的习惯语,例如“我之所以不停地做事,全是为了孩子、妻子以及父母生活得更好”等。另外在工作之前,工作狂不妨先想想工作是为了满足生活乐趣,或者长时间工作会使家庭关系破裂等,然后问问自己哪一种选择值得自己付出。与此同时,权衡一下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与家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