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成为丁克家庭?解析现象及影响

如何成为丁克家庭?解析现象及影响

【摘要】:“丁克家庭”产生的初衷大多是是想尽情享受两人世界,然而中国式的“丁克家庭”却有很多是出于无奈。这是个“被迫丁克”的典型。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孩子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只有达成一致才能尽情享受“丁克”带来的种种便利。如果你们的“丁克”选择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甚至遭到强烈反对,那你就该考虑自己是否能坚持到底。

六、你要做“丁克”吗

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 D.u B.e Income No 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 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Dou B.e Income No Kids有时也写成D.u B.e Income an D.No Ki D.Ki D.)。丁克的合理定义是,双职业,能生育但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者个体,称之为丁克。对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来说,这个词汇早已不陌生,近年来,丁克家庭在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有逐渐增加之势。丁克族不要孩子的主要理由是不愿意一辈子为子女操劳,奉献一切,想尽情地享受二人世界。

成为丁克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其次,主观上对自己丁克身份接纳和认可——他们认为丁克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实生活中,也正是这些认可自己是丁克角色的群体,能够较好坚持自己的选择,并经营与享受自己的丁克生活。

然而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充斥的中国,到底有多少丁克家庭能够“丁”到底呢?小陈和妻子小夏是典型的丁克家庭,他们的婚后生活可谓活色生香。世界各处好玩的地方,只要时间允许,两人就结伴出游,甜蜜恩爱溢于言表,周围的朋友羡慕得不得了,他们总是很得意地说:这都是因为我们丁克啊,谁让你们非要造小人呢!一晃10年过去了,小夏还是那么快乐、年轻。

天有不测风云,小陈的父亲突然因病离世,临终留下遗言: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见不到孙子了。

父亲的猝死,给小陈带来很大打击,父亲的遗言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他常常自责,为什么不能满足父亲的遗愿,生个孩子?同妻子小夏说了自己的想法,小夏不同意,明明说好不要的,而且要孩子的动机也不对,怎么能拿孩子当作忏悔的工具呢?这样做并不是真心要孩子,对孩子也不公平。见妻子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便下了最后通牒:不管忏悔也好,救赎也好,也玩了那么多年,年龄也不小了,孩子要定了,否则就离婚。小夏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老公竟能说出这样绝情的话,说了句:离就离。赌气离开,回了娘家。

之后小夏想了很多,她认为他们的爱情敌不过一个孩子,以前的志同道合,心心相印都是假的?都敌不过一个还是未知数的孩子?关键是他丈夫并不是真的想要孩子,而是为了对父亲的愧疚,拿孩子当作救赎的工具,但是不管怎样,如果坚决不要孩子,这个婚姻还能保住吗?

如果你“丁克”很久,有一天却因为某些事情的触动突然想做爸爸妈妈,又该怎么办呢?对于高龄的你而言,生还是不生已经不是完全由你的意愿所决定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高龄产妇中,有相当一批人是原来不准备要孩子的,这些婚后迟迟不肯生子的夫妻到了中年,又因为种种原因想要个孩子了。虽然现在发达的医学以及先进的设备可以帮助高龄产妇产下健康宝宝,但大多数妇产科医生仍然明确表示:不提倡女性在35岁以后怀孕,因为高龄怀孕不仅会增加胎儿的危险,同时对母亲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丁克反悔一定要趁早!

“丁克家庭”产生的初衷大多是是想尽情享受两人世界,然而中国式的“丁克家庭”却有很多是出于无奈。林琳32岁了,却还没有生育,被问起其中缘由时,她开玩笑似的说:“哪敢生孩子啊,养不起,生了完全是害了他,我自己混得不好也罢,但我不能祸害下一代。”这是个“被迫丁克”的典型。很明显,新闻中的“穷三代”与“不能祸害下一代”,如出一辙。如此状况,不免令人心生寒意。

调查发现,“贫二代”不敢生孩子的案例屡见不鲜,“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指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因为经济基础、住房等现实条件,使自己的预期生育年龄推迟了21年。北京等一线城市,小两口月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才敢生孩子。如此看来,不愿制造“穷三代”,已经超越了个人是否“嫌穷”的品德问题,而是一个特别严肃的社会问题。

生儿育女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却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可选可不选的生活方式。“丁克家庭”中有60%是男性提出不要孩子的,原因很简单,不想被孩子奴役,也不想看着孩子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像自己一样受苦受难,更不想让孩子成为这个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小家庭更重的负担。而“丁克家庭”中的女性则往往考虑到生孩子会使身材走样,或者还想继续浪漫的两人世界,职业女性就更有理由了:生个孩子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工作那么忙,哪里有时间?

不管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丁克”,这是你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在选择之前要仔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丁克”是否是夫妻双方共同的意愿。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孩子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只有达成一致才能尽情享受“丁克”带来的种种便利。

2.你能“丁克”多久。如果你们的“丁克”选择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甚至遭到强烈反对,那你就该考虑自己是否能坚持到底。毕竟在中国,“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你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打破它。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朋友们都儿女绕膝,其乐融融,你是否会自己举手投降。如果对自己没信心,搞不好哪天做个反悔的“白丁”,那么反悔得早一点。

3.“丁克”对女性带来的伤害远大于男性。心理学证据表明,未生育女性在心理上的成熟度,远低于同龄的已育女性。因为缺少孩子的加盟,女性对丈夫的情感依赖度远高于有孩子的女性,表现为不断在婚内“求证”爱情的浓度有多高,丈夫是否对自己无条件地服从及迁就。在职场上,35岁之前未育女性因为负担少、精力充沛而成为职场“领跑羊”,但到35岁之后,已婚育女性识大体、懂分寸、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特质,却慢慢得到客户和同事赞赏。已婚育女性在性格上的宽容度,很多是在付出爱的过程中、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磨”出来的。这种磨砺不仅使她领会到父母、师长及职场提携者的恩情,更除去了刁蛮任性之气。正如我们观察到的,职业女性生育儿女后,她们与同事的关系更为和煦,共同语言也更多。当然,她们的心情也会变得更为风和日丽。

从身体的角度来说,女性在其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就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未生育的妇女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未生育妇女的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的发生率亦高于生育过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