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助人为乐:快乐的源泉与经济价值

助人为乐:快乐的源泉与经济价值

【摘要】:小女孩笑了笑,说:“仙女告诉我,我身旁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关怀”是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小女孩一生无私地关怀着他人,因此,她得到了一生的快乐。其实,助人为乐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下面的故事却从经济价值层面揭示了助人为乐的意义。因此,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帮助他人都包含了巨大的收益,快乐自己同时更是给受助者,给社会贡献了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

一个小女孩趟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于是小心翼翼地帮它拔掉刺,让它飞回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向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眨着可爱的眼睛想了想,说:“我希望我永远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飘然而去。小女孩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她年老时,邻人苦苦哀求道:“请告诉我,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小女孩笑了笑,说:“仙女告诉我,我身旁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关怀”是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小女孩一生无私地关怀着他人,因此,她得到了一生的快乐。

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看到别人身处逆境就应当拔刀相助。其实,助人为乐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第一个故事充分证实了一句俗话:“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心理学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实现着自己的社会价值,由此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得到了满足感。

下面的故事却从经济价值层面揭示了助人为乐的意义。一个寒冷的冬日,富商A在地铁站附近见到了一名落魄的铅笔推销商——衣着褴褛,神色疲惫。他不停地向路人兜售着怀中的铅笔:“先生,需要铅笔吗?这是我们公司的最新产品,一枝只要20美分。”但是,没有人愿意在这鬼天气里多待片刻。见此情景,A先生想起了自己当初创业的经历,心中顿生怜悯之意。他掏出一美元,走过去买了五枝他并不需要的铅笔,同时递上他的名片说:“当初,我也是这么开始的。”原来,A先生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白手起家的销售代理商。推销商由此大受鼓舞,不懈努力并最终获取了成功。一美元加一份善心换来了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根据等价交换的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关爱的经济价值几乎无法估量。

从经济层面来讲,如果没有这一美元,没有这一份关爱,推销商也许就会放弃这份工作,从而沦落为流浪者,成为国家与社会的负担。国家财政将不得不为其支付救济金与最低生活保障金。而推销商的事业成功不仅直接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并对社会存在巨大的潜在利益。一美元加一份善心换来了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等于是以极低的投入获取了高额回报。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笔存在超额利润的交易。而从更通常的层面上来分析,在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善待他人,帮助他人有“润滑剂”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帮助他人都包含了巨大的收益,快乐自己同时更是给受助者,给社会贡献了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