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船舶、设施航行、停泊和作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第十三条外国籍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或者在港内航行、移泊以及靠离港外系泊点、装卸站等,必须由主管机关指派引航员引航。第十四条船舶进出港口或者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和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区域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主管机关公布的特别规定。......
2023-10-29
为保障检测工作过程人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切实执行有关健康、安全环保的规定,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安全作业类别及内容
实验室应建立和实施安全作业管理程序是资质认定的特殊要求。对涉及危险化学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必须有效控制确保安全。比如,接触危险化学品、剧毒药品的实验室,要从存贮、领用、标识、交接、实验、无害化处置等各环节建立严密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不泄漏、不流失、不扩散,不会对检测人员和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对涉及高空、高电压、爆破等高危行业的实验室,要确保安全作业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得到有效监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涉及的水、电、火、气等日常管理也应高度重视,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
(一)实验室用电安全
1. 用电可能产生的危害
①被电击会导致伤害甚至死亡;②短路有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③电弧或电火花会点燃易燃物品或者引爆具有爆炸性的材料;④冒失地开启或操作仪器设备很可能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身体受伤;⑤电器过载会使机器损坏、断路或燃烧。
2. 预防措施
①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电器用具;②经常检查电线、插座或插头,一旦发现损毁要立即更换;③电炉、高压灭菌锅等用电设备在使用中,使用人员不得离开;④电器用具要保持在清洁、干燥和良好的情况下使用,清理电器用具前要将电源切断;⑤切勿带电插、接电气线路及维修设备;⑥非电器施工专业人员,切勿擅自拆、改电气线路;⑦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通过转接头连接过多的电器;⑧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如有特殊需要必须与相关主管部门联系;⑨实验室内禁止私拉电线;⑩标示 “高压危险”处,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⑪手持用电设备如手电钻、电烙铁等,极易引起人身安全事故,应特别注意防范。
3. 紧急事故处理
①如有触电或引起火灾,应务必先切断电源;②尽快将触电人员与电源分开,必要时采用急救措施;③发生火灾时,迅速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切忌用水灭火。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
1. 可能产生的事故
①错误操作可能损坏设备,造成人身伤害;②缺乏保护装置的设备容易引起伤害事故;③错误连接电源,可能引发触电、失火。
2. 预防措施
①只有经过培训和允许,才可以使用仪器设备做指定的用途;②一定清楚仪器每个按钮的位置及用途,以便在紧急的情况下立即停止操作;③遵守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切勿贪图省时省力而走捷径;④在操作某些仪器时,衣帽穿戴要符合要求,不能佩戴长项链或者穿宽松的衣服;⑤要确保设备的安全装置正常有效时方可正常运作,如果对仪器的某活动部分的安全性有怀疑,应立即停机检查;⑥当仪器在运转过程中有杂音或其他的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关机并通知仪器保管人;⑦在清洁、维修仪器时,应先断电并确保无人能开启仪器;⑧由于误操作仪器而发生事故,须及时向教师以及实验室报告。
(三)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
详见项目三
(四)实验室消防安全
(1)实验室内物品必须分类存放。要保持通道畅通,主要通道的宽度一般不少于1.5m。
(2)实验室内不准住人,不准存放私人物品,不准用可燃材料搭建搁层。
(3)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和明火采暖。
(4)严格按照实验规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5)实验结束,协助教师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关闭门窗,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6)实验室内外的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消防器材不准随意挪用。
(7)如发现不安全因素,要立即报告保卫处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采取防护措施。
(五)高压钢瓶使用安全
钢瓶内的物质经常处于高压状态,当钢瓶跌落、遇热、甚至不规范的操作时都可能会发生爆炸等危险。钢瓶压缩气体除易爆、易喷射外,许多气体易燃有毒且有腐蚀性。在搬运气体钢瓶时必须小心谨慎。钢瓶应套上安全帽,用专用钢瓶车搬动。在实验室使用的钢瓶应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因此使用钢瓶时应注意下述几点:
(1)钢瓶上原有的各种标记、刻印等一律不得除去。所有气体钢瓶必须装有调压阀。
(2)氧气钢瓶的调压阀,阀门及管路禁止涂油类或脂类。使用结束时,须将调压阀及管路内的残存气体放空以保护调压阀。
(3)钢瓶使用完,关闭出气阀后,须放上安全帽(原设计中无需安全帽者除外)。安全帽必须套紧。取下安全帽后,必须谨慎小心以免无意中打开钢瓶主阀。
(4)在操作有毒或腐蚀性气体时,应戴防护眼睛、面罩、手套和工作围裙。
(5)不得将钢瓶完全用空(尤其是乙炔、氢气、氧气钢瓶)必须留存一定的正压力,并且将阀门关紧,套上安全帽,以防阀门受损。空的或不再使用的钢瓶(空钢瓶应标注 “空”字)应立即归还气体仓库。同时钢瓶不得放于走廊与门厅,以防紧急疏散时受阻及其他以外事件的发生。应经常检查钢瓶,特别是氢气钢瓶是否泄漏。
(6)气体钢瓶有使用年限,定期试压,过期钢瓶要报废。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必须建立与其工作范围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化学试剂和有毒药品的管理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等,并经常对检测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人人熟知各项规章的内容和要求。正确使用各种安全消防器材,做到常备不懈,同时,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
(1)为职工、学生及其他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的安全学习而编制。
(2)学生、新工作人员进实验室之前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经系、实验室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学生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和研究。
(3)从事特殊性工作的工作人员,如放射性工作人员等特殊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4)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和研究的人员务必遵守学校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
(5)在实验室发生事故时要立即处置,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保卫处,发生重大事故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二)实验室须知
(1)处理任何紧急事故的原则是:在不危及自身和他人重大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国家财产少受损失。措施包括自己采取行动,报警、呼叫他人及专业人员协助采取行动。在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重大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以采取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为重点,措施包括撤离危险现场,自救、互救、报警等。在任何情况下,不顾他人人身安全,不采取措施都是不道德的。
(2)参加实验时,不能穿拖鞋、短裤。女士不能穿裙子,并应把长发束好。操作感染性、有毒物质或炙热物品时,必须戴上保护手套。
(3)实验、科研工作完成,或工作人员下班时,必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切断电、气源和关好门窗,收藏好贵重物品,有报警装置的必须接通电源,注意防盗。离开实验室前关好水龙头及检查可能引起水患的地方,预防水患及雨淋对仪器设备造成的损坏。
(4)为防止短路和因短路而发生火灾,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装维修规程,严禁私拉线。实验室内不允许用电炉烧水、做饭等,生活用品不能带入实验室。不准在实验室、库房、资料室内抽烟;烟头、火种不能乱丢。
(5)空置的包装木箱、纸箱和旧布等杂品不准在实验室堆放,空试剂瓶要及时处理。实验楼内走廊,除灭火器材外,不准放置其他物品,切实消除一切隐患。
(6)实验过程必须保持桌面和地板的清洁和整齐,与正在进行实验无关的药品、仪器和杂物不要放在实验桌面上。实验室里的一切物品务必要分类整齐摆放。
(7)未经室主任和实验室安全卫生负责人同意,不能擅自配实验室门匙,违者给予公开批评,并担负今后由此发生的安全保卫责任。
(8)熟悉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路线和紧急疏散方法,清楚灭火器材、安全淋浴间、眼睛冲洗器的位置。铭记急救电话。禁止往水槽内倒入杂物和强酸、强碱及有毒的有机溶剂。
三、意外事故的处置
实验室还应建立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如果出现险情和意外事故时,实验室能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防止事态扩大,减少损失,并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①当员工在检测工作时发生意外人身伤亡事故时,实验室的任何人员应根据伤亡程度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可先自行进行伤害的预处理。同时可拨打 “120”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的同时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做好善后处理,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中心领导。
②当出现诸如火灾、水灾、化学品或燃油泄漏、环境污染等蔓延性灾害时,实验室的任何人员都有责任、义务和权利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措施。同时应呼救其他人员帮助救助以及可拨 “119”火警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的同时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做好善后处理,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中心领导。
③当出现或发现危险品、剧毒品或菌(毒)种及被检物品损坏、丢失或仪器设备、设施损坏时,当事人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止出现其他类似情况。
④当检测中出现停电、停水、停气等影响检测的故障时,检验人员应首先对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实施保护措施,防止仪器设备和物品损坏,及时做好现场记录,同时向部门负责人或行政领导报告。
[例6-1] ××化工检测机构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实验设备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保证检测工作中检测环境的安全和卫生,保证检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实验中心各检测部门的安全作业和员工的健康管理,确保检测过程中危机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
3 职责
3.1 综合科负责中心安全、内务管理办法的制定和监督检查。
3.2 中心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自科、室的安全作业和内务管理。
4 程序
4.1 管理办法的制定
4.1.1 综合科负责制定安全作业和内务管理办法,报中心主任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执行。
4.2 安全和内务管理
4.2.1 检测人员负责各自检测区域的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4.2.2 各检测现场应保持控制新鲜,并尽可能地保持在恒温和恒湿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4.2.3 实验室的设备、样品等存放必须有序,非检测人员不得随意动用和移动检测设备。
4.2.4 检测室应按规定做好各种记录,如:温湿度记录、温度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
4.2.5 进行现场检测或抽样时,应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4.2.6 样品室应保持整洁,样品分区安全保存,区域标识醒目且不得放置无关用品。
4.2.7 员工离开实验室或办公室时应对电源、水源、空调、门窗进行检查。
4.3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
4.3.1 检测人员进入工作现场进行检测时必须佩带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防护帽、防刺鞋、工作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检测部门负责人应督促员工佩带防护设施、实施防护措施,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停止作业。
4.3.2 进入现场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以及仪器设备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
4.3.3 现场检测的环境要求
4.3.4 检测负责人在制定检测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所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对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制定出现场检测时的极限环境条件和条件保障。如:
(1)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障;
(2)供电供水的条件及保障;
(3)供气通风与气压条件;
(4)易燃、易爆品的控制;
(5)粉尘和烟雾干扰;
(6)有毒物品和腐蚀品的控制;
(7)其他特殊条件和保障。
4.3.5 对有条件要求和限制的检测活动,赴现场检测时,检测负责人应组织配带相应的监测设备。现场监测设备的使用要求应符合其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要求。
4.3.6 开展现场检测时,检测负责人应组织携带全部检测仪器设备和环境监测设备,与设备管理员共同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在正常完好状态,并履行借用手续。
4.3.7 达到现场作业区后,检测负责人应首先安排架设环境监测设备,开展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定量评价。
4.3.8 在确认环境符合检测要求后,检测负责人邀请委托人一起对各种条件保障进行核查。当确认各种环境和条件已满足检测要求后,即可组织实施现场检测。
4.3.9 现场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校准后,使用人必须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
4.3.10 检测中应注意观测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环境条件超出了规定的要求时,检测负责人应责令停止检测作业,直至环境条件恢复检测规定的程度。
4.3.11 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4.3.12 检测活动中,检测人员除了应当记录检测数据和环境检测结果,还应记录被测对象的详细情况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可参照《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有关要求。
4.4检测环境的隔离
4.4.1 当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要求时,检测负责人应决定停止检测。对不能间断检测活动的检测数据宣布数据无效。
4.4.2 检测负责人应与委托人协商,实施时间隔离。即考虑在无干扰时段时进行检测,并希望做好必要的条件保障。
4.4.3 当现场环境持续达不到检测要求时,应停止现场检测计划的实施。可请委托人考虑可否改变检测方法。如实施在实验室中的模拟检测或其他方式。
4.5 应急处理措施
4.5.1 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和维护中心的安全制度与试验设施,在遇到或发现险情后有责任实施救助。
4.5.2 当员工在作业时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时,中心的任何人员应根据事故程度立即实施救助措施。当施救无效时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员帮助拨打 “120”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的同时,应设法通知中心的领导做善后处理。
4.5.3 当工作现场出现诸如火灾、水灾、燃油或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等蔓延性灾害时,任何员工都有责任、义务和权力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施救措施,同时应呼救人员帮助救助。当施救无效时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员帮助拨打“119”火警紧急救助电话求助。在采取救助的同时,应设法通知中心领导做善后处理。
4.5.4 当出现仪器设备或设施损坏时,当事人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害继续蔓延,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中心的领导,做好损坏现场的记录。
有关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的文章
第十条船舶、设施航行、停泊和作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第十三条外国籍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或者在港内航行、移泊以及靠离港外系泊点、装卸站等,必须由主管机关指派引航员引航。第十四条船舶进出港口或者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和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区域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主管机关公布的特别规定。......
2023-10-29
实验时发生险情,受伤的可能不仅仅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实验室的设备,考验的不仅仅是实验室平时的管理,还有实验室的应急处理能力。要让每一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减少伤亡。以下将按照化学实验室易发生的几种安全事故发生时需采用的应急处理分别加以介绍。......
2023-10-28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难以治愈的烧伤。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如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他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023-10-28
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其蒸气或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可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会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造成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②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2023-10-28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后,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医院提供中毒的原因、化学物品的名称等以便能对症医疗,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2023-10-28
限量使用三氯乙烯避免在局部区域形成高浓度蒸气。车间内起重作业设有安全通道及安全标志、标线,防止车间内起重作业伤人。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具,例如安全带、安全帽。......
2023-06-23
或者脸、手及脚均Ⅲ度烧伤,而呼吸道有烧伤的可疑。患者Ⅲ度烧伤在50%以上时,常常死亡。一般认为是由于从大面积烧伤部位失去大量液体所致。在火场,对于烧伤创面一般可不做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断。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可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冷疗一般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