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验室组织与管理:检验过程管理、报告处理

实验室组织与管理:检验过程管理、报告处理

【摘要】:调度接收检验报告,汇总、登记台账后发出正式检验报告书。在日常的检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调度将根据质量负责人的要求,派出相关的技术监督人员,查明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一切正常后开始按规定的操作规程对样品进行检验,记录原始数据。检验工作结束后,复核全部原始数据,确认无误后,对样品作检验后处理。

一、抽样

(1)实验室为后续检测或校准而对物质、材料或产品进行抽样时,应有用于抽样的抽样计划和程序。抽样计划和程序在抽样的地点应能够得到。只要合理,抽样计划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过程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2)当客户对文件规定的抽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这些要求应与相关抽样资料一起被详细记录,并被纳入包含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3)当抽样作为检测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时,实验室应有程序记录与抽样有关的资料和操作。这些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程序、抽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必要时有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果合适,还应包括抽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二、检验过程

实验室调度接到报检单(包括常规送检通知、临时工艺抽样检验指令、临时性抽检申请等)后,通知采样组,采回的试样送调度。调度将验收合格的报、送检样品送制样室进行制备,制好后返回调度,调度依据样品的检验要求送有关检验组(室),如原料组(室)、中检组(室)和成品组(室)。有关检验组(室)检查验收样品后,留取部分样品作为副样保存(也可由调度安排保存),然后安排具体人员进行检验,结果数据处理,填写检验报告,再交检验组(室)负责人审核签字,送调度。调度接收检验报告,汇总、登记台账后发出正式检验报告书。在日常的检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调度将根据质量负责人的要求,派出相关的技术监督人员(技术监督人员可以从相关职能部门抽派),查明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三、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采样和制样质量控制

样品一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采样的方法和要求各不相同。对样品的采样基本要求是所采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采样应按照规定的方法或条例进行,以满足采样环节的质量保证。制样是使样品中的各组分尽可能在样品中分布均匀,以使进行检验的样品既能代表所采取样品的平均组成,也能代表该批物料的平均组成。所以,制样也应该按照规定的方法或条例进行。

(二)检验与结果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

检验人员收到检验组(室)检查验收的样品,根据检验方法要求进行准备,检查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和样品状况。一切正常后开始按规定的操作规程对样品进行检验,记录原始数据。检验工作结束后,复核全部原始数据,确认无误后,对样品作检验后处理。对分析结果数据的处理,要遵循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和分析数据处理的有关方法进行。要求检验结果至少能溯源到执行的标准或更高的标准,如国家标准或某些方面要求更高的标准。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为保证整个检验过程的质量,除上述两个方面外,填写检验报告应准确无误;检验组(室)负责人审核报告必须仔细认真;调度在汇总、登记台账及发出正式检验报告书的过程中也不能疏忽大意;因各种原因(如停电、停水、停气、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工作失误、样品问题等)造成检验工作中断,且影响检验质量,应做好相应记录并向上一级负责人报告,恢复正常后,该项检验应重新进行,已测得的数据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