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中行全集(6)·紧缩句和连动式谓语的单句技巧

张中行全集(6)·紧缩句和连动式谓语的单句技巧

【摘要】:是不是紧缩句,有时候只是皮相地看形式还不行;同样的语言格式,表示的意义不同,就可能属于不同的结构。后一句,“就”虽然也在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可是没有起关联作用,只是加在“怕”前面,表示强调,这一句就不是紧缩句,而是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因此,前一句是紧缩句,后一句是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分辨紧缩句和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不能单凭形式,还要体会它表达的是什么意义。

紧缩句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语,结构很像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在有些地方,它的结构甚至同于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为了分辨这两种句子的不同,以下三种可能引起误会的情形需要提出来说明一下。

1.一种可能引起误会的情形来自有关联作用的副词。有些副词有关联作用,它在句子里就可能发挥这种关联作用。但是有关联作用的副词终归是副词,在句子里它可以只起修饰作用而并不起关联作用。这样,可见两个谓语(动词)中间有副词,纵使这个副词是有关联作用的,这个句子也未必就是紧缩句。是不是紧缩句,有时候只是皮相地看形式还不行;同样的语言格式,表示的意义不同,就可能属于不同的结构。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1)你问福升就知道了。(《曹禺选集》)

(2)他换衣服就怕见人。(同上)

前一句,“就”在两个谓语(动词)中间起关联作用,这一句是紧缩句。后一句,“就”虽然也在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可是没有起关联作用,只是加在“怕”前面,表示强调,这一句就不是紧缩句,而是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又如下面两个句子:

(1)他想说又说不出来。

(2)他走进教室又背了一遍。

情况跟上面举的两个句子相同,“又”在前一句里起关联作用,在后一句里没有起关联作用,只是加在“背”前面,表示重复。因此,前一句是紧缩句,后一句是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

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在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可以起关联作用,也可以起修饰作用,怎么分辨呢?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检查:第一,看看那个副词是不是表示了它作为副词所具有的意义,如果是,全句不是紧缩句。例如刚举过的那两句里的“又”,在后一句里表示了“重复”的意义(“又背”不是“第一次背”,在前一句里没有。第二,起修饰作用的副词,读音一般要重一些,起关联作用的不能重读;如果那个副词可以重读,全句不是紧缩句。如“又背了一遍”的“又”可以重读,前一句的“又”不能。第三,关联需要关联两方面,修饰只是加在被修饰的那个词上,管不着两方面;如果那个副词要求把两方面一齐说出来,它起的就是关联作用,全句是紧缩句。例如把上面两个例句改为:

(1)他又说不出来。

(2)他又背了一遍。

两句比较,我们会觉得,前一句意思不圆满,像是“又”前面还缺一些话,后一句就不然。

2.另一种可能引起误会的情形是下面这样的句子:

(1)老王,给我一份报看。

(2)(开会还得等一会儿,)我先给您搬个椅子坐坐。

例句中的两个动词,主语不同,前一句是“你给——我看”,后一句是“我搬——您坐坐”。依照前面的分析,后一个动词如果算作略去主语,前面没有停顿,全句应该是紧缩句。本书没有收这样的句子,原因是想把它看作性质比较特殊的单句。这也是由意义关系方面考虑的。在这样的句子里,后一个动词用法有些特别。一方面,它和它前面的那个名词总是保持动宾关系——“看报”,“坐椅子”。另一方面,对它前面的那个动宾结构说,它是补充性质的话——“给报作什么?”“看”;“搬椅子作什么?”“坐坐”。因为是补充性质的话,有时候贪图简便,也可以略去不说。如:

(1)老王,给我一份报。

(2)(开会还得等一会儿,)我先给您搬个椅子。

后一个动词不说,而表达的意思基本上相同,紧缩句是不能这样的。因此,从意义关系方面考虑,把它算作性质比较特殊的连动式单句[3],与“我想要碗水喝”之类并案办理,是有方便的。

3.还有一种可能引起误会的情形是下面这样的句子:

(1)(他聪明极了,)学一个会一个。

(2)(真没见过这样的人,有钱就胡吃,)没有钱饿肚子。

(3)你要钱有钱,要命有命,(随你怎么样我候着!)

“学一个会一个”,“没有钱饿肚子”,“要钱有钱,要命有命”,都是动词连用,很像连动式谓语,全句似乎是单句。可是这类句子不是单句,而是紧缩句。这也是从意义关系方面考虑的。从意义方面看,“学一个”和“会一个”,“没有钱”和“饿肚子”,“要钱”和“有钱”,“要命”和“有命”,都不是连动关系,而是偏正复句中的偏句和正句的关系。“学一个会一个”,意义等于“如果学一个就会一个”,“没有钱饿肚子”,意义等于“如果没有钱就饿肚子”。“要钱有钱,要命有命”就更复杂了,“要钱有钱”,意义等于“你如果要钱,我就有钱”,“要命有命”,意义等于“你如果要命,我就有命”。前一个谓语和后一个谓语之间有两个分句间的假设关系(甚至主语不同),连动式谓语是不能这样的。

总起来说,现实的语言现象表示,形式和意义之间,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同样的形式(如动词+动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动宾和连动);同样的意义(如张三打李四)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如主动或被动)表示。一般地说,语法结构是由形式决定的;但是,同样的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关系,表示不同的意义关系的形式应该属于不同的结构。可见某种语言形式属于什么语法结构,也常常要决定于所表达的意义。分辨紧缩句和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不能单凭形式,还要体会它表达的是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