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紧缩句性质:由复句紧缩而成,灵活爽快

紧缩句性质:由复句紧缩而成,灵活爽快

【摘要】:想阐明紧缩句的性质,我们要从“句子”说起。剩下的一种可能是既不算单句又不算复句,就事论事,是什么性质的句子就算什么性质的句子。紧缩句所以名为紧缩,是因为它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缩句的形成,有它的原因,也有它的作用。灵活爽快是汉语的优点之一,这个优点跟紧缩句的多种多样是有密切关系的。紧缩句是复句的紧缩,这是就它的性质说的;但是不能反过来推下去,认为凡是紧缩句都可以改成复句[4]。

想阐明紧缩句的性质,我们要从“句子”说起。

句法是语法研究的对象;研究句法之前,先要知道什么是句子。所谓句子,就是通常说的“一句话”。可是关于“一句话”,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张三招呼李四,说:“你来,我告诉你一句话。”结果告诉的也许是很多话,比语法上所谓一个句子长得多。想进行语法研究,句子必须有个比较严密的定义。比较严密的定义大致是:能够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的最小的语言片段[1]

如果深入推敲,这个定义的意义也不免有含胡的缺点,怎么算“完整”,怎么算“最小”呢?通常是这样解释:说话的甲方说了一些音节,不管这一些音节是个独立的语言片段,还是连贯语言中的一个片段,如果听话的乙方听了,有所领会,没有觉得这个语言片段的本身还需要补充什么,而这个语言片段的内部又联得很紧,不像是更小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片段的组合,这样的语言片段就是一个句子。举例说,“中国人民”或“站起来了”都不是句子,因为如果甲这样说,乙就要问:“中国人民怎么样?”“谁站起来了?”可见这样的语言片段还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还需要补充些什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不然,它不需要补充什么就能够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而它本身又不是更小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片段的组合,所以它是个句子。

甲说乙听是传达意思的过程。甲说,乙有所领会,所说的成句;还不能有所领会,所说的不成句。这样,可见成句不成句,一个根本的条件是达意功能。

这样有达意功能的一个语言片段—— 一个句子,也跟语音停顿有很密切的关系,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一句话说完了总要停顿一下。

这样有达意功能的一个语言片段—— 一个句子,还跟语法结构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也就是没有语言环境可资依靠的时候,一个句子大都要具备主语和谓语两部分。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研究语法时所说的句子,如果没有特别标出是某种句子,一般是指一个主谓结构,或主谓句。这样的有达意功能、有语音停顿的主谓结构,在语法上叫作单句。

一个单句是个主谓结构,能够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语法中句法分析,甚至句法理论的起点,虽然这个起点的本身在道理上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在现实语言中,有的语言片段能够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可并不是主谓结构;同时,也有些主谓结构并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感情。前者如“下雨了。”和“好一个不平常的春天!”后者如“你要能来,”和“我就等你。”这个理论上的缺陷怎么弥补呢?传统的办法是:(1)保持这个“达意功能——语法结构”的标准,承认它是一般句子所必备的双重条件。(2)开个方便的门,说功能完全、结构不全的“下雨了。”“好一个不平常的春天!”是非主谓句;说结构完全、功能不全的“你要能来,”要跟“我就等你。”联起来,组成句子——复句,它们只是复句的组成部分——分句。以达意功能为成句与否的根本条件,可是同时又想照顾语法结构,因而就不能不承认有所谓复句。

有了单句,又有了复句,于是划界问题立刻就来了。单句和复句如何划界,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圆满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太大,太复杂,这里只能说说与本书有关的一点点。先看下面的例句:

(1)王老五住在王家庄。王家庄是个穷村子。

(2)王家庄是个穷村子,可是王老五很有钱。

(3)他看了半点多钟,回家睡觉去了。

(4)我问他他不说。

(5)他看了半点多钟就回家睡觉去了。

(6)我问他不说。

以上六个例句,例(1)是两个单句,没有问题。例(2)是包括两个分句的复句,也没有问题。例(3)中间有逗号的停顿,有的语法著作把后半看作略去主语“他”的分句,全句算复句[2];例(4)句子内部没有停顿,可是分明有两个主谓结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不作另一个的什么成分,自然也应该算作复句[3]:这两句也可以算作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最后两句。从形式方面看,例(5)像是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例(6)像是具有兼语式谓语的单句。可是从意义方面体会就不是这样。例(5)的“看了半点多钟”和“回家睡觉去了”中间有“就”字,这个“就”是有关联作用的副词,而在这里的作用正是关联;需要关联,似乎“看了半点多钟”是一回事,“回家睡觉去了”是另一回事,所表达的意思跟例(3)相同,跟一般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不同。这个区别在例(6)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具有兼语式谓语的单句,如“我请他来”,意思还是“我请他来”;“我问他不说”就不同,意思是“我问他——他不说”。这样,可见例(5)和例(6)是一种脚踩两只船的句子:看形式,像是单句;体会意义,像是复句。

脚踩两只船,不是办法。舍一而取一,也有困难。入单句,谓语类型的范围就要扩大,扩大到连意义比一般单句复杂的句子也收容进去。入复句呢,也有些问题。我们所谓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分句间有停顿,或至少是能够停顿。上面所举例(5)和例(6)这类句子就不然,句子内部联得很紧,中间不能停顿,并且有的不能分划为两个自给自足的分句,因而也不同于由分句组成的复句。

剩下的一种可能是既不算单句又不算复句,就事论事,是什么性质的句子就算什么性质的句子。——这就是紧缩句的来源。

紧缩句所以名为紧缩,是因为它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表示本来可以有个距离,现在联到一起了;缩,是表示本来可以多用些词语,现在略去不说了。紧缩句的形成,有它的原因,也有它的作用。原因是求经济。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我们使用工具,总希望它能够事半功倍,因而语言就趋简避繁,略去而不影响传达的,以不说为常,这用古语说是“辞达而已矣”。紧缩句如“我问他不说”,紧了,缩了,可是表达的意思跟“我问他,他不说”没有两样;既然从简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又何必不走经济的一条路呢?紧缩还有紧缩的作用——明快。复句的意思比单句复杂,通常是用中间有停顿的两个分句表达出来。紧缩句就不然,复句的意思却用近于单句的形式表达出来,结果就会给人一种灵活爽快的感觉。灵活爽快是汉语的优点之一,这个优点跟紧缩句的多种多样是有密切关系的。

紧缩句是复句的紧缩,这是就它的性质说的;但是不能反过来推下去,认为凡是紧缩句都可以改成复句[4]。不可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需要改。例如“他一请就来”是紧缩句,这样说,明白,干脆,自然不必改成“只要有人请他,他就来”。另一个是有的还不能改。例如“天越来越热了”就不能改成复句,说“天越来,越热了”。紧缩句是语言中早已约定俗成的一种紧凑,甚至凝固的形式,拆散,换个说法,是既不容易又不需要的。

最后,还要说说紧缩句在句类中的位置。这可以考虑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与单句、复句鼎足而三;另一种是不鼎足而三,把它划入复句的范畴,可是承认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复句,而是由复句变化出来的一种特殊类型。两种办法相比,后一种显然好一些,因为:(1)说有一种句子既非单句又非复句,我们会感到很不习惯;(2)就性质说,紧缩句分明是复句的紧缩。

这样,我们似乎可以说,紧缩句是用近于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的意义的一种复句的特殊形式。

【注释】

[1]这个定义也只是比通常说的“一句话”意思确定一些。给“句子”下个明确而严密的定义是很难的。可参看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第一章第五节。

[2]把全句看作单句的也有,如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等。

[3]参看后面四之(一)。

[4]同样,也不是任何类型的复句都能通过紧缩而成为紧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