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中行全集(6):单词句问题、词组与非主谓句

张中行全集(6):单词句问题、词组与非主谓句

【摘要】:独立有达意功能(单词句),独立没有达意功能,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单词句就不然,如“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关于单词句的范围,也可能有另外一种想法:独立成句的算单词句,附着在另一个句子上的算独立成分。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很广,其中主要一个是实虚划界的标准问题。

1.单词句和独立成分的分界问题

在连贯的语言里,单词句不管用在其他句子的头上、中间或末尾,也不管后面的标点是句号、感叹号还是逗号,它都不跟其他句子的什么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单就这一点说,它很像插到句子里的独立成分。像一个独立成分,而又算是完整而独立的句子,不算独立成分,这样处理是有原因的。

说它相当于独立成分,是因为,像这样的例句:

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啊唷,你这么操心!

a.从标点上看,“迅哥儿、啊唷”后面用的都是逗号,似乎作者感觉话还没有完。 b.读者读到这里,也觉得叫完名字之后、叹息完了之后,一定还有些话要说。总之,从意义方面体会,这样的单词句跟它下面那个句子有呼应的关系,这跟独立成分的性质很近似,所以说它像一个独立成分。

但是同时又承认它是完整而独立的句子,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a.所谓独立成分有个共同的特点——不能独立地表达句子所能表达的那种意思。比如“据说”和“充其量”,单独说出来,听的人不能有所领会,就要追问:“据说怎么样?”“充其量怎么样?”单词句如“迅哥儿”和“啊唷”就不然,至少我们要承认,单独说出来,它们有表达句子所能表达的那种意思的可能性,如叫“迅哥儿!”答“啊!”听到什么坏消息,说“啊唷!”独立有达意功能(单词句),独立没有达意功能(独立成分),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b.对整个句子说,独立成分是注释性的话,如“天气看起来就要热了”,独立成分“看起来”是推测“天气就要热了”,是看起来要这样,事实未必就是这样,这是注释性的话。单词句就不然,如“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迅哥儿”有自己的独立的作用,对“昨天的戏可好么?”并不起注释的作用。

关于单词句的范围,也可能有另外一种想法:独立成句的算单词句,附着在另一个句子上的算独立成分。这样做,单词句的范围就小多了。但是这样做有困难。a.怎么样决定是不是附着在另一个句子上呢?后面用句号的(不是)、逗号的(是),没有问题;用感叹号的呢?如果算独立成句,夹在另一个句子当中就不好办;反过来,都不算独立成句,显然也与常识不合。b.撇开上一个问题不谈,且假定凡用逗号的就算独立成分,也还是有困难,就是不得不对同样结构、同样意义的语言现象,只因为使用标点习惯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处理。而且这样做还有个另外的困难,就是要承认凡是用逗号煞尾的都不是完整的句子。汉语的标点习惯显然并不如此,许多可以看作完整的句子,由于跟下面句子的意义还有些微的联系,有的作家就习惯于点逗号。

2.单词句和省略句的分界问题

单词句和省略句之间也有分界的问题。特别喜欢谈“省略”的语法学者不承认有单词句,认为凡是成分不齐备的句子都是省略的结果,如“火!”是“火起!”的省略,“好一个晚晴天!”是“这是好一个晚晴天!”的省略。尽量扩大省略的范围,以至消灭无主句和单词句,这个办法不妥当,理由前面已经说过。但是就是这样,单词句和省略句间也还存在着分界的问题。这有两个来由:一个是,单词句里的应对语和敬语,大部分是由动词构成的;而在连贯的语言中,有达意功能的动词是最容易扩充为主谓句的(如“谢谢”很容易扩充为“我谢谢你”),因而这类单词句就不容易跟省略句一刀两断。还有一个来由是,单词句中的应对语,独立性较差(因为是应对语,一般要承前说),单独说出来,似乎不很能够圆满地表达意思,因而它的性质也就很像省略句(没有语言环境就不能圆满地表达意思)。

本书把应对语和敬语算作单词句,是根据“尽量避免乞援于省略”的原则;换句话说,只有依据语言环境,确是隐含着某个或某些词,因而也就能够确定补出来的,才算省略,否则就不算省略。如下面两句里的“是”是有分别的:

(1)“你不要难过,没事可以常来找我。是杏花巷十号吧?”——“是,谢谢太太。”(《曹禺选集》98页)

(2)“这些下等人最靠不住——难防的是小人。”——“是,爸爸!”(同上,100页)

例(1)的“是”可以确定补成“是杏花巷十号”,应该算省略句;例(2)的“是”难于确定补什么,就只能算单词句。同理,“谢谢你、劳您驾、给您道喜”之类是省略句;“谢谢、劳驾、恭喜”之类就只能算单词句了。

3.叹词成句的问题

单词句里的感叹语,一般是由叹词构成的。叹词是虚词。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有语法作用,帮助实词表达意义;可是其中的叹词能够独立成句,这似乎是说不过去的。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很广,其中主要一个是实虚划界的标准问题。关于实虚划界问题的处理,过去一直在“词的意义”和“词的句法功能”间徘徊。“意义”和“句法功能”自然有联系,但这联系不是一对一的,因而统筹兼顾以定实虚的时候,就常常难免顾此而失彼。最明显的例证是副词和叹词。副词意义相当实在,可是不能做句词(除极少数例外);叹词没有实在意义,可是能做句词。单纯由意义定,副词是实词,叹词是虚词;单纯由句法功能定,副词是虚词,叹词是实词。可是这个一以贯之的办法我们不习惯,还要兼顾,于是副词和叹词都成了虚词。这样做,显然我们就不能在讨论某一类词的用法的时候,再斤斤计较实虚的总的性质。困难的种子是划类的时候早已埋下的。合理而有用的处理办法是就事论事,讨论某一类词就比较集中地注意某一类词的特点和用法。

关于叹词的特点和用法,有些语法学者早已注意到,如陈承泽说:“感字(按即“叹词”)独立表意,于文章之构造部不生关系。”(《国文法草创》,100页)又如王力说:“我们所调‘呼声’,就是普通所谓‘感叹词”或‘叹词’……这种呼声不足以称为‘词’。”(《中国语法理论》下册,242页)能独立表意,不同于普通的词,所以有的语法著作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虚词。

叹词就是这样一种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却能独立表意,能够独立成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