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无主句问题分析及应用技巧

无主句问题分析及应用技巧

【摘要】:)总之,解释为主语在后的主谓句,我们就要费很大力;就要碰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要是说它们是无主句,这些困难就不会有了。但是如果这样处理,就很有问题,因为与无主句有两点重要的不同。需要主语,证明这类句子不是无主句;前面有隐藏的主语,也证明这类句子不宜于算作无主句。

1.是不是主语在后

上面介绍各种无主句的时候曾说,“刮风了”和“来了一个人”这两个类型的句子基本上是个动词短语;动词前没有主语,所以它们是无主句。这种看法,至少在过去,有的语法学者是不同意的。不同意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前面也说过,倾向于承认“具备主谓”是句子的必要条件。另一个是,认为动词短语做谓语的句子,主语、宾语应该由施受关系决定;既然“风”和“人”是“刮”和“来”的施事,它们就不应该是宾语,而应该是主语,只是位置不同于常式,放在动词后面罢了。这样看,上面介绍的无主句中的第(一)和第(三)个类型就不再是无主句,而是主语在后的主谓句了[6]。本书没有这样处理,道理还需要稍微解释一下。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动词后,是汉语的惯例,改变这个惯例,要有特定的条件[7];这两个类型的无主句并没有这样的条件。第二,用主动者与其相关的动作间的关系定哪个词是主语(如“来了一个人”,“来”这个动作是“人”所做,“人”是主语),有时候会有困难,如“挂着一面国旗”,“挂”这个动作并不是“国旗”所做。第三,说是“倒装”,有些句子实在是正不过来的,如“昨天出了一件事情”,正过来,成为“一件事情昨天出了”,不成话。(乞援于“倒装”还有另一个缺点,就是语法规范有与现实语言脱节的危险。)总之,解释为主语在后的主谓句,我们就要费很大力;就要碰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要是说它们是无主句,这些困难就不会有了。

2.由介词“把、连”起头的句子算不算无主句

介词,照例是跟别的什么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形容词前或后,做状语或补语。可是“把”和“连”有些特别,有时候放在主谓短语前面,如“把凤丫头病了”“连校长也来了”之类。这就有些难处理了。如果照惯例解释,“把凤丫头”和“连校长”都算介宾短语,做“病了”和“来了”的状语,这个无主句就奇怪了,“病了”“来了”,不能圆满地表达意思,分明不成句(除非是“省略句”);而且这样一来,拆散“凤丫头病了”和“校长来了”意义上的主谓关系,也近于削足适履。

就事论事,似乎不如把介词的用途看得灵活一些,也就是说,承认其中有些在某种情形之下,并不是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这样一来,对于“把凤丫头病了”这类句子,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主谓句,介词“把”在这里只是表示“病”这个情况是由于某种非主观愿望的条件而使然。“连校长也来了”这类句子也一样,是主谓句,介词“连”在这里只是强调“校长也来了”这件事情。

这类句子,介词前面有时候还有别的词,如“偏又把凤丫头病了”“怎么连校长也来了”之类,这就可以把这样的词看作动词的状语,等于说“凤丫头偏又病了”“校长怎么也来了”。总之,这类句子虽然结构颇像无主句,却不如解释为主谓句。

3.隐主语于状语是不是无主句

现在,我们在书面语言中常看到这一类的句子:

(1)在这篇社论里,着重地说明了文学作品必须有高度的艺术技巧。(报)

(2)从这本书,使我们认识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最热情的人。(报)

(3)从这几个名园的假山各种各样堆法中,可以归纳为四类。(期刊)

(4)当她们在印度尼西亚读书的时候,就爱好游泳。(报)

(5)由于看见陶然亭新堆的石径,引起我想谈一谈堆石的手法。(期刊)

这些句子都包括两段,中间有个逗号的停顿。逗号以前是个介宾短语,显然是做逗号以后某一个动词或某一个成分的状语的;逗号以后,不管是动词短语〔如(4)〕还是兼语式结构〔如(5)〕,都是由动词起头的(有的前面还有状语或能愿动词)。这就是说,都不是有主语的主谓结构。因此,单从结构方面看,这类句子与前面介绍过的有些无主句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如果这样处理,就很有问题,因为与无主句有两点重要的不同。第一点,这些句子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没有主语是不能圆满地表达意思的,如(1)的“说明了……”,突如其来这样说,听的人一定要问:“谁说明了?”或者“什么说明了?”第二点,动词所需要的主语,就隐藏在前面做状语的介宾短语里,如(2)的“书”。需要主语,证明这类句子不是无主句;前面有隐藏的主语,也证明这类句子不宜于算作无主句。

这类句子也不宜于算作省略句,因为:第一,承前面的状语而省去主语,汉语没有这种习惯;第二,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前面的状语属于这一句而不属于另外一句,根本谈不到承前;第三,如果算作省略,变为不省就成为“从这本书,这本书使我认识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最热情的人”,就不成话了。

妥善的办法是改变表达方式。这个办法很简单,结果还可以使句子变得比较简洁,如(2),去掉“从”和逗号,成为“这本书使我们认识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最热情的人”,结构紧凑,意思也明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