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把工业品迅速地送到农村。“被”字句是用介词“被”字的句子;句子里用了“被”字,受动者的位置就有了变化。三架敌机被我们的空防战士击落了两架。只有很小一块洼地被水淹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彻底消灭了。在激流中架桥的困难终于被克服了。把“连动式”和“兼语式”并列地提出来讨论的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兼语式”是宾语兼主语的句子,如:风吹着雪花满天乱飞。下面这些句子也是兼语式。......
2023-08-07
前面说过,同是词组,不同的书里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兼词、扩词、仂语、短语等。“词组”这个名称是比较后起的,在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里只指偏正关系的(主谓关系的名“词结”),近几年来渐渐通用,才指一切词和词之组合。近几年来通用的还有一个名称——“结构”,跟词组的关系相当微妙,性质似相等又似不完全相等,需要提出来讨论一下。这包括两个问题:(1)结构和词组的异同是什么;(2)各种语法著作里的所谓某某结构可否都改名为词组。
结构和词组,表现在名称方面的不同是着眼点的不同。结构,重点在于指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通过什么方式而组成;词组,重点在于指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通过某种方式,而组成的结果。这样,同一个语言形式,如“生活水平”,可以称为“偏正结构”,也可以称为“偏正词组”,可是不同的称呼代表(或者说,最好代表)不同的着眼点:称为偏正结构,重在表示它的构成方式是偏正,不是联合、动宾、主谓等等;称为偏正词组,重在表示它是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所指对象的范围也不同——结构包容的要比词组包容的多得多,凡是由部分组成的都是结构,却未必是词组。举例说,以音素为部分,“阿”(a)不是结构,“吧”(ba)是结构,因为包含两个音素。同样,以意义为部分,“国家、火车、动员、跃进、年轻”等等合成词都是结构[43],却不能称为词组。因为合起来只是一个词。此外,至少从理论方面看,结构还可以比词组大,单句是个结构,复句也是个结构,甚至由句组成的段,由段组成的篇,都可以算作一种结构,即使事实上我们没有称它们为结构的必要。
这样,结构和词组有时候重合(凡是词组都可以称为结构),却又有分别(着眼点和范围都不同)。在重合的这个范围内,用哪个名称就要费斟酌。此较妥善的办法是让二者分工:不管是合成词,是词组,或者是单句,讲构成方式的时候一律称为结构,看作语言材料的时候分别称为词、词组和句子。
也许因为避免头绪多,或者没有必要,一些语法著作并没有采取分工的办法,而是用“结构”代替“词组”。如《语法讲话》里有“主谓、动宾、动补、向心、并列”等结构,这些结构都是词之组合,用作造句材料,性质等于词组。《汉语语法常识》也是这样,它于举出“系词、助词、连词、介词、副词”几种“虚词结构”之后说:“虚词结构在语法作用上讲,跟仂语一样,既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在适当的环境里也可以单独成为句子。因此,平常称仂语,也包括虚词结构在内。”(36页)这是明白承认结构就是词组。初级中学课本《汉语》第三册5.10节讲“各种结构”,举“书籍文具、木头桌子、记清楚、讲故事、老师点名”之类为例,说它们是“联合、偏正、动宾、主谓”几种结构,接着在5.11节里介绍“词组”,说:“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表示一定的关系的一组词叫作词组。词组有的是联合结构,有的是偏正结构,有的是动宾结构,有的是主谓结构。词组是比词大的一种语言单位。”四册里讲单句的成分,有“联合结构做句子成分”和“主谓结构做句子成分”,词组的名称没有出现,可见也是称“词组”为“结构”的。
不称词组,称为结构,也不是毫无道理的。称为词组,讲构成方式的时候“结构”还要出现,同物异名,一般人会觉得是个负担。这是一方面,关系还不很大。关系大的是一些结构如何命名的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小问题。(1)“介词结构”的命名问题。词组,如联合、偏正、动宾、主谓,都是有关部分并举,以其间的关系立名;介词后面的词或词组如果不愿称为宾语,这种结构改称为词组,按照词组立名惯例,命名有困难。(2)“的字结构”能不能算作词组的问题。助词里的时态助词,如“着、了”,附在动词后面,算动词的变化,不是组合成词组。语气助词如“呀、吗”,附在句子后面,也没有组合成词组。“的”是结构助词,举例说,附在“吃”的后面,成为“吃的”,能不能算作词组呢?这在理论上是有困难的。但是它总是个结构,称为结构就没有问题。
这样说,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1)在可能的情况下,结构和词组最好分工;(2)词组类型多,命名的惯例也可以不必维持,如可以出现“介词词组”之类;(3)一些特殊的语言材料。如“的字结构”,不便称为词组,可取变通处理,指组成后的结果的时候还是称为“结构”。
有关张中行全集(6)·作文杂谈 词组和句子 非主谓句 紧缩句的文章
应该把工业品迅速地送到农村。“被”字句是用介词“被”字的句子;句子里用了“被”字,受动者的位置就有了变化。三架敌机被我们的空防战士击落了两架。只有很小一块洼地被水淹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彻底消灭了。在激流中架桥的困难终于被克服了。把“连动式”和“兼语式”并列地提出来讨论的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兼语式”是宾语兼主语的句子,如:风吹着雪花满天乱飞。下面这些句子也是兼语式。......
2023-08-07
思而不读的另一端是读而不思,也是没有的,那就退一步说:多读而少思,这就学作文说也不妥当,除了黑白不分、莫衷一是以外,还要加上茫无头绪、难于运用。以上是说思的作用的一些主要表现。思路有条理,一方面是由读来。这里需要注意的只是,为了学作文,多读之后还要用思来消化,使外来之物变为自己的。......
2023-08-07
前面介绍的各种类型的紧缩句,绝大多数有两个谓语。此外,紧缩结构还可以有其他用途。跟作其他成分比较,紧缩结构作主语、状语是少见的。紧缩句作了句子成分,它本身不再是句子,我们可以称它为紧缩句结构[2]。[1]以下没有举紧缩结构作一般谓语的例,因为这里面还有问题。[2]不称为主谓结构,因为它能不能算作单句那样的一主一谓的结构,还有问题。......
2023-08-07
前面曾经谈到“写话”,谈到用普通话写,其中都隐含着作文中的言文距离问题。文当然是雅的,雅,就不免与俗言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距离是“质”的方面的。不管怎样,反正文言独霸的局面已是既成事实;换句话说,纵观历史,可知言文并未一致。但这还不能证明言文必不能一致。这种境界是言求精练、文求平实流利,二者巧妙结合的结果。总之,求言文绝对一致,处处一致,不只很难,似也没有必要。......
2023-08-07
简单而形象地说是“藕断丝连”。藕,切断,比喻是文章的句和段,要断得整齐、利落;丝,恰好谐音,是思,即思路,要连得紧密、自然。现在谈关于作文的一些问题,藕断丝连的想法躲不过了,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把这既质实又难于抓住的事物尽力之所及梳理一下。以上解释举例,断和连分开说。若干小的意组可以组成较大的意组,表现为文章中的“段”。有同有异,所以要用粗丝连......
2023-08-07
在近些年来的语法著作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语法讲话》也提到紧缩句[2]。(赵树理)你不问我替你问!(老舍)放了你你还不快回去。(赵树理)一开春天就长了。也有当中不能停顿,而又不属于同一主语的,可以叫作紧缩句。还有“人多出韩信”,是说“人多了,里头就能出韩信”。这段话虽然很简单,意思却是明确的。这样,与王力先生的看法相比,《语法讲话》的紧缩范围就小多了。......
2023-08-07
复句,就两个分句间的意义关系说,又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以上两句是因果关系的偏正复句。复句的两个分句,意义关系非常复杂,上面举的只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关于复句的分类,意见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上:有人分联合、偏正两类;有人不分,只是就意义关系的不同把复句分为多少类型。某一个类型的复句,如选择关系和转折关系的,有人看作联合,有人看作偏正。......
2023-08-07
省略的范围问题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依照这种看法,语言应该是处处合乎最完备的规格的;凡是与完备的规格有距离的就是省略形式或其他变态。显然,依照这个“结构完整”的标准,省略的范围就大多了,“劳驾”是“我劳你的驾”的省略,“许多人家都买了年画挂在墙上”是“许多人家都买了年画挂年画在墙上”的省略,等等。对“结构完整”的解释,上面提到三种;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省略范围。第一种,省略的范围小,以下依次增大。......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