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大篆是相对于秦朝时的小篆而言的。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2023-08-20
本节所谈规格、标点、书法三者,书法是最麻烦的问题,因为:(1)乱七八糟的印象绝大部分由此而来;(2)即使明白了,注意了,也不是短期内所能改正。比如说,作文应该用格纸抄,你没用,错了,明白以后,下次改用格纸,解决了;书法就不成,这次写得不好,知道不对,可是积习难改,甚至不知道应该怎样改,下次写,不走老路就很难。书法是一种要求,有高低二义:高的,写得美,成家;低的,写得清楚整齐,容易辨认,也不难看。这里所谓书法的要求当然指低的,甚至低之又低,只要求写得像汉字,而不是中西文的混合体。现在年轻人练习写字的情况,与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完全不同了。那时候,读四书五经,作八股,写字,同等重要,字写得不像样就不能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考中进士,字如果差些就不能进翰林院。因此,他们必须从小就抱着几本帖(主要是唐人楷书)练。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1)字好坏不再是升降的条件;(2)多用钢笔和铅笔(书写工具自然会影响字体);(3)常常既写中文,又写西文(中文笔画基本是走直线,西方相反);(4)书法的练习,机会不多,要求不严。几种条件加起来,其和是写汉字而不像汉字,既难认,又难看。这表现在作文方面是以下各种现象:
(1)字太小,没有舒展清爽的形态,因而给人的印象是密密麻麻,含混不清。人使用文字,是通过不同的形体表达和领会意义的,形体的区别越明显,意义的显示就越清楚。字太小,同时笔画又不清晰,于是不同的字,常常看不出有明显的区别,领会意义就比较难了。
(2)笔画形状不对。汉字笔画都有一定的形状,就是常说的横平竖直。现在许多年轻人不管这些,而是从心所欲,如“横”写成“点”或小“撇”(亠、),重叠的“横”写成“竖”(
、
),“撇”写成“竖”(
、
),等等。
(3)笔画位置不对。如“及”写成“”,“式”写成“
”,“荆”写成“荊”,等等。
(4)形体混淆。如“没”“设”都写成“”;“土”写成“
”,像“工”;“觉”写成“
”,像“党”;等等。
(5)行笔乱曲折,乱省简,以致如果没有上下文,就辨不清是什么字。这方面的情况影响最严重,内容却包罗万象,难于举例。
书法方面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上面说到的几项之外,可能还有心理的原因,就是:(1)字写得清楚不清楚无所谓,我既然认识,别人自然也认识;(2)更甚者是以为只有这样不顾常规、委曲宛转才“率”。总之是不知道是不对。改正之道,首先是认识这样很不好,既误人,又误己。其次是决心除旧布新。办法很简单,是“取法乎正”加“勤勉”。这“正”指各种可资效法的“帖”,旧的如唐人有名楷帖欧阳询《九成宫》、颜真卿《多宝塔》、柳公权《玄秘塔》等;或者历代有名小楷帖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十三行》、传钟绍京《灵飞经》等;或者只是临临现代人写的钢笔字帖也好。这类帖,字都是照汉字形体的规矩写的,直是直,横是横,笔画的相对位置也合法。你照着写,有如京剧女演员练步法,起初也许不习惯,日子长了,成为习惯,一举步就会踩在一条直线上。这就写字说,是无论如何快,笔形、位置总不会走了样,且不说美不美吧,清楚整齐、清朗悦目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自然,能做到不能做到,还要看能不能勤,就是能不能坚持,比如每天半小时甚至少到一刻钟也成,最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理由任何人都知道,也就不必费话了。
有关张中行全集(6)·作文杂谈 词组和句子 非主谓句 紧缩句的文章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大篆是相对于秦朝时的小篆而言的。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2023-08-20
由于单个的汉字只代表汉语的一个音节,两个汉字才记录汉语的一个双音节词,这样,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更不是一对一的了 。可是在上述情况中,单个汉字却不是单独、直接成词的,也就是说,汉字在它服务于汉语的历史过程中,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性质。总而言之,尽管汉语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而不断发展、不断变化,而汉字也能随之发生变化而适应汉语的发展。纵观汉字和汉语关系的全部历史,二者基本上是和谐的。......
2024-01-26
1)字体规格大小中文长仿宋字的字高规定为3.5,5,7,10,14,20mm,其他字体为3,4,6,8,10,14,20mm。字高大于10mm的文字宜采用TRUETYPE字体。汉字宜采用长仿宋体或黑体,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书写文字的基本要求是:笔画清楚、字体端正、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标点符号应清楚正确。数字和字母与汉字并列时其字号宜比汉字小一号至二号。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宜采用单线简体或ROMAN字体。......
2023-09-24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简化汉字终于成为经过国家正式颁布的规范汉字。至2000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的形式确定了简化汉字的地位。古代以繁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汉字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当属为了实现对汉字使用总量的限制而提出的字表。......
2023-11-29
一大进化我国文字由篆变隶,是一大进化,一大解放。想理解书法,必须理解这个大关键。「永字八法」正是总结汉隶、八分书到真书这一个阶段的笔法的一种尝试。锥子主体是圆的,端头是一个锋尖,是要紧之处。“中锋”“正锋”说,是教书法的先生常常用以指导学生的“准则”之一。只要笔管一倾侧,“锋”就不可能真“正”真“中”。他的意思是说别人只会一种用笔法,我则四面都各有笔法。这岂不是“一法”?......
2024-01-09
平常我们提出要求,云云很快就能做到,可是吃饭这件事让全家人大为头痛。我与云云爸爸及奶奶都说过她,要求过她,历经几年才让她养成好习惯。云云那些令我们讨厌的行为只不过就像一面镜子,把我们的行为照出来而已。父母好的行为被孩子模仿,对于孩子成长当然是有利的,而父母差的行为被孩子效仿了,想要改变也是很难的,就像云云的不良用餐习惯一样。......
2023-07-24
原始人的“书法”在小篆之前,汉字书法已有雏形。原始人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花纹、图案等,是对大自然的模仿,虽然简单、混沌,现代人可能不认识,但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是汉字的雏形,可以称为“史前书法”。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汉字,字的结构,行的疏密,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已经显现出书法的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汉字书法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入选时间:2009年......
2023-08-04
[20]从公认最早的、成熟的汉字——甲骨文算起,汉字至少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形体的演变。李斯等人在战国时期秦人通用的大篆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在全国统一使用,同时废除其他“不与秦合”的异体字。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这个变化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被称为“隶变”。......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