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孔子:中外历史纲要的创始人

孔子:中外历史纲要的创始人

【摘要】: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学派的理论基础,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易》、《乐》(已亡佚)、《春秋》六经,成为儒家的基本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

【史料】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史料解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

【译文】

1.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3.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守规矩。”

4.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5.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