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保留在《庄子》中。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而“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庄子·齐物》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2023-08-07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学派的理论基础,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易》、《乐》(已亡佚)、《春秋》六经,成为儒家的基本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
【史料】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史料解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
【译文】
1.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3.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守规矩。”
4.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5.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
有关《中外历史纲要(上)》史料解读的文章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保留在《庄子》中。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而“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庄子·齐物》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2023-08-07
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故名辛丑条约。现于遇害处所建立牌坊一座,足满街衢,已于西历本年六月二十五日即中历五月初十日兴工。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道歉,二、惩戒,三、修约,四、外交改制。......
2023-08-07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460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所选史料展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历史的来龙去脉。......
2023-08-07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谴责当时各国之间的攻战,主张节俭,反对浪费。在政治上墨子主张要“尚贤”和“尚同”,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墨子·非攻》3.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语言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2023-08-07
持久战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作战,相对于速决战而言。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2023-08-07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而河朔割据又集中在三镇。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唐末黄巢之乱,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2023-08-07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禄山归至范阳,朝廷每遣使者至,皆称疾不出迎,盛陈武备,然后见之。——《资治通鉴·唐纪》所选史料反映了玄宗在位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前的情形,对安禄山预谋反叛给予详尽的描述,情节生动,丝丝入扣,安禄山的两面三刀形象跃然纸上。......
2023-08-07
开元年间,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使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此时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对外贸易十分活跃。至此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史称“开元盛世”。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侵夺欺凌百姓,被御史上奏弹劾;李业为他求情,唐玄宗于是让紫微、黄门复审此案。唐玄宗同意了他们的意见。......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