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丰富多彩的稻作农业、家畜饲养业以及手工业遗存,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即已拥有充分发展的农业文化成就,而1986年以来发现的良渚文化的土冢、祭坛、中心聚落址与神徽玉器则进一步表明这一地区在距今4800年前,其原始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后世的神权与王权意识在这里已经有了初步而形象的反映。......
2024-01-28
良渚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文化遗存,约在公元前3300—前2200年,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因1936年首见于浙江余杭良渚而得名。考古表明,此时该区域农业工具相对进步,已出现犁形器、耘田器等先进工具,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干栏式建筑、私有财产已经出现,玉琮、玉钺和大规模巨型建筑表明了阶级分化和强大权力机构的存在。史学界普遍认为良渚文化时期是父系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时期。
【史料】
【史料解析】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原始社会晚期被后人尊为帝王的五个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的战争、政治管理、经济治理、天文历法及音乐舞蹈的发展概况。该部分史料截取了黄帝的部分生平,体现出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状况。
【译文】
有关《中外历史纲要(上)》史料解读的文章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丰富多彩的稻作农业、家畜饲养业以及手工业遗存,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即已拥有充分发展的农业文化成就,而1986年以来发现的良渚文化的土冢、祭坛、中心聚落址与神徽玉器则进一步表明这一地区在距今4800年前,其原始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后世的神权与王权意识在这里已经有了初步而形象的反映。......
2024-01-28
在史前当陶师沙莎于是“唰”的一下,来到了五千年前的昆山。古代陶罐在诸多种类的陶器中,有一种黑皮陶,其地位相当于百花中的牡丹、百鸟中的凤凰,是良渚时期的代表陶器。前后共进行了六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墓葬、水井、水田、房屋等遗迹,以及炭化稻米、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绰墩遗址目前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2024-07-23
历史放映良渚文化是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古文明,以莫角山为核心,共有遗址50余处。良渚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蚩尤的部落良渚文化·玉琮蚩尤是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东南夷部落的首领。从时间上看,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大约距今4200年,相当于良渚文化末期。如今,进入良渚文化遗址,人们仿佛进入了一座巨大的玉器博物馆,一个令人震撼的玉器世界。......
2024-01-23
良渚文化为何突然消失观点之一:气候变化引起海水反灌,良渚先民被迫迁徙。良渚文化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良渚文化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其丰富的玉器文化。根据良渚文化的地理、历史与环境因素,有人提出了几种说法。良渚人无法生存,只有背井离乡,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
2024-09-16
辛店文化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临洮辛甸(店)镇发现而得名,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时期,是甘肃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商末周初,甘肃东部寺洼文化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2023-11-29
自娱性歌舞主要有谐、卓、果谐等,表演性歌舞主要包括堆谐、热巴、囊玛等。2)羌族歌舞羌族的民间歌舞艺术同样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羌族歌舞包括民间歌曲和民间舞蹈两部分。......
2023-10-28
道家宣扬以“道”为中心,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总根源、总规律。武当山道教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拥有140华里的古建筑群。加之武当武术、道教音乐等传统文化瑰宝相映衬,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武当文化,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有着千年历史的紫霄宫,其顺应自然的建筑思想,充分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内涵,遗存有丰富而生动的古代文化内容。......
2023-11-18
海洋文化的重要流脉郭凤岐有人说,欧洲是海洋文明,中国是大陆文明。自宋代妈祖文化诞生以来,历经千年而兴盛,传承至今,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流脉。在元代的海漕中,妈祖文化是佑护之神。妈祖文化的群众性信仰,使妈祖文化、妈祖海洋文化进一步扩大化、常态化。妈祖的官祭高潮和妈祖海洋文化的信仰高潮出现在明代。天津成为妈祖文化信仰的北方中心。其中,海漕的开禁,是重要因素。......
2024-0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