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法律命题与真理:理论与知识

法律命题与真理:理论与知识

【摘要】:在知识论中,真理一直被视为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法学领域内,有些学者正是因为认为不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真理,从而认为不存在客观的法律知识。一个妥当的真理理论有助于澄清人们在法律知识问题上的一些误解,消除人们在探寻法律知识之路上的一些疑虑,为人们重塑信心。此外,法律真理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

在知识论中,真理一直被视为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15]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知识都由一些真的命题构成。从而是否存在一些真的命题,就决定了这一领域中是否存在知识。虽然人们对什么是真的命题尚存争议,但它至少应当存在如下特征。

首先,真理是非个人性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那么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真的。对此,有的学者可能会持反对意见。因为在有些领域内,真理似乎是相对的。例如,在口味领域,“草莓是好吃的”可能对张三来说是真的,但对李四来说却是假的。这个例子有些令人困惑。因为“草莓是好吃的”这一表达式可能是在不同的意义上说的。例如,它可能仅仅是指“我喜欢草莓的味道”,那么当索引词“我”被不同的专名“张三”“李四”代入时,它就表达不同的命题,从而并不构成对真理非个人性的反驳。很明显,“张三喜欢草莓的味道”不管对于张三还是对于李四来说都是真的。“草莓是好吃的”也可能是说“草莓在客观上是好吃的”,如果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那么对于那些认为存在客观的味道标准的人来说,如果符合这一标准,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不符合这一标准,它就是假的;而对于那些认为不存在任何客观标准的人来说,它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或者说在这个问题上并无真假可言。这仍然构不成对真理非个人性的反驳,而仅仅是说,在口味领域,不存在任何真理,只存在个人的感受。真理的非个人性,仅仅是说,如果存在真理,那么它是超越于个人的,并没有承诺任何领域内的确存在真理。

其次,真理是超越时空的。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它就永远是真的,并且在任何地方都是真的。“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是真的,在古代也是真的。它曾经被认为是假的,但它实际上是真的,并且如果它是真的,那么它在未来也是真的。假设有一天更好的科学证据证明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一直是假的,而不是从真的变成假的。同样,假设我们认为在政治道德哲学的领域内存在真理的话,那么如果“奴隶制是不正义的”是真的,它就不管是在古希腊的城邦中,还是在现代社会的民主国家中,都是真的。虽然“奴隶制不符合某时某地下人们的正义观念”在某些时空背景下可能是真的,在某些时空背景下可能是假的。但同样,这只是因为“某时某地”这一变元的存在使得这一语言表达式并不表达确定的命题。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个命题没有真假,因为不存在客观的道德标准来判断,那么这时你就是在认为,在政治道德哲学领域内,在有关正义与非正义的事项上,并不存在任何真理。

真理之所以是非个人的和超越时空的,是因为它独立于人们的信念与意志。独立于信念的意思是说,一个命题是否为真不依赖于人们是否认为它为真。“一个命题是真的”和“某个或某些主体认为它是真的”始终是两个不同的说法。换句话说,信念可能会出错,不管它建立在多么牢固的基础上,有多少看起来可靠的理由,或者它的产生机制多么完善。独立于意志的意思是说,真理不可能被决定,只能被发现。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决定将某些命题视为真的,但永远不能决定一个命题是真的。

最后,真理是能够说得明白的,是可获得的、可复制的、可传授的。不存在任何“不可说”的真理。所谓“直面事物本身”,所谓“天地并生、物我齐一”,都不过是一些神秘主义的胡言乱语;不管它是来自于古代思想家,还是披上某些现代哲学的外衣。如果在某个领域内,有些问题说不清楚,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没有想清楚。

一个领域内是否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真理,决定了这个领域内是否存在客观的知识。在法学领域内,有些学者正是因为认为不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真理,从而认为不存在客观的法律知识。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法律命题的真假并不独立于法律工作者的信念;还有的学者认为,法律命题的真假在根本上说是由那些掌握特定权力的人决定的;还有的学者认为,法律领域内的知识是一种“实践知识”,它只能依靠自己在实践中去“体悟”。这些观点给法律领域内的知识获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但问题在于,这些学者的想法并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思考,而只是没有想明白。法律领域内何以能够存在非个人的、超越时空的、独立于主体信念与意志的以及可复制的真理,的确是一个需要仔细思考、深入研究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个站得住脚的法律真理观。一个妥当的真理理论有助于澄清人们在法律知识问题上的一些误解,消除人们在探寻法律知识之路上的一些疑虑,为人们重塑信心。此外,法律真理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很显然,如果法律真理最终和道德真理并无二致,那么人们就可能放心地进行各种道德论证,而如果法律真理最终要依赖于科学真理,那么就需要使用更多的经验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