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字君虞,甘肃武威人,唐代著名诗人。827年,李益任礼部尚书,两年后去世,享年81岁。李益存诗189首,以边塞诗最为有名,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李益初与艺妓霍小玉相恋,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霍小玉日夜思念,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成疾。此文一出,李益遂背负薄幸的千古骂名。此评论,让宋人对李益负心一事深信不疑。但此举并未冲淡人们对李益的骂名。......
2023-08-07
李义(1476—1551),字时宜,武威洪崖沟(今凉州区高坝镇)人,号洪崖,人称洪崖将军。李义祖籍北京市通县,其曾祖李荣在凉州卫左所任职,遂举家迁居于武威。父亲李昂,升凉州卫正千户。
弘治十七年(1504),李义承袭父职。1507年,以父功升凉州卫指挥佥事,随副总兵苏泰、参将鲁经与贼虏战于尖塔儿、白土坡、白石头川等地方,俱获得首虏,升指挥使。1513年农历四月,守备红城。1521年农历八月,授予甘肃游击将军,十二月,又任左副总兵,协助守卫甘州。1524年,至京营管理神机左掖营。1525年农历六月,又任甘肃游击将军;十月,任左副总兵,协助守卫宁夏。
1526年,李义统兵防御黑城子堡,在细沟遇到贼虏,率兵大战,连破敌人堡垒,斩首370余,缴获马匹辎重无数。总督兵部尚书王公奏报其功劳,皇帝感叹良久,道:“数十年里,无有此捷。”七月,改任甘肃协守副总兵,升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1530年农历十一月,李义告病回到凉州。
1537年农历八月,李义奉旨任左参将分守庄浪。1538年,外敌扰境,李义率领官军,在大通河迎敌,斩首14,获马匹辎重数千,加升骠骑将军。嘉靖二十年(1541)正月,贼虏从归德口侵入,李义统兵至芦沟,与敌相遇,率军奋击,贼虏溃散逃走,获得首虏49人,马匹辎重若干。捷报传入京师,李义升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十月,李义挂征西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
1548年农历十二月,李义告老还乡。三年后,即1551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李义病逝,时年76岁,葬于凉州城南祖坟。朝廷赐予光禄大夫、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右柱国。
《李义墓志铭》赞道:“(李义)性气勇悍,精骑射,有胆略,善抚士卒,故士卒乐为之用。战阵皆有成算,若仓促遇敌,亦能随机应变。结发从戎,四十余年未尝败北也。”
有关凉州文化概览的文章
李益,字君虞,甘肃武威人,唐代著名诗人。827年,李益任礼部尚书,两年后去世,享年81岁。李益存诗189首,以边塞诗最为有名,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李益初与艺妓霍小玉相恋,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霍小玉日夜思念,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成疾。此文一出,李益遂背负薄幸的千古骂名。此评论,让宋人对李益负心一事深信不疑。但此举并未冲淡人们对李益的骂名。......
2023-08-07
没藏家族世代生活在祁连南山,户族遍布今天祝县哈溪、毛藏、大红沟一带。到了西夏时期,没藏家族的族长没藏讹庞因功受到李元昊的重用,家族逐渐壮大,成为西夏时期的大族之一。没藏氏在十五六岁时,就嫁给了莫利家族的野利遇乞。野利府邸被查抄,没藏氏外逃到三香家尼姑庵中为尼。就这样,不及一岁的李谅祚在其母没藏氏掖抱下,登临大位。没藏氏垂帘听政时,对没藏家族约束较严,尤其是打击权臣没藏讹庞的贪腐行为丝毫不手软。......
2023-08-07
杨成武相继担任连政委、大队长等职务。不久,张赤男担任了红12师政治委员,杨成武担任了该师政治委员会办公厅秘书、秘书长。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聂荣臻亲自来到32团,和杨成武一起指挥战斗。在宜黄仙人桥伏击战中,杨成武率领部队与友军活捉敌59师师长陈士渠,缴获敌人三十多挺捷克式轻机枪。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结束,红4军第10师改为第4团,杨成武任团政委,耿飙任团长。......
2024-10-30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21]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55]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69]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74]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90]广骑曰:“故李将军。”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2023-09-20
其家花园内有一株古松,树下建一座亭子,起名为倚松亭。然而正当他少年得志之时,接二连三的打击却几乎使他身陷囹圄。乾隆十一年,时任户部银库郎中的阿桂,因失察库项被窃而降调为吏部员外郎。弘历一气之下,杀了讷亲和张广泗。只是因弘历考虑到年事已高的阿克敦仅有阿桂这一个儿子,才没有治罪于他,“开恩”将其释放回家。......
2023-08-17
阴铿才名远扬,为人谦和,德行卓伦,不论贵贱均能以礼相待。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阴铿与友人同宴共饮。山东郯城人何逊写诗风格颇似阴铿,人们遂将二人之诗并称为“阴何体”。杜甫评价李白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而杜甫自己诗中的一些名言警句,也是从阴铿的诗中脱化而来的。据历史记载,阴铿的文集有三卷。值得一提的是,阴铿的父亲阴子春为梁武帝时的大将军,因战功卓著,又迁信威将军,都督梁、秦、华三州诸军事。......
2023-08-07
凉州卫儒学当年招生,11岁的李锐报考“童子试”,考中就读,是文庙儒学历史上第一批学生。按照科举规定,李锐应该由凉州卫儒学推荐参加在西安贡院举办的乡试。分明填写自己“贯陕西凉州卫籍”,却又是湖广乡试的中式举人,这在科考史上实属罕见。这也只能侧面说明,李锐成年后,已经随家迁居到湖北了。皇帝震怒,彻查礼部办差人员,李锐疑遭牵连被罢职。......
2023-08-07
据《宋史》记载,李遵顼为西夏宗室,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乾顺的曾孙,“齐国忠武王彦宗之子”。加之,此时国内自然灾害频发,人民家破人亡,怨声四起。由于连年用兵,西夏军费耗费巨大,伤亡严重,致使举国厌战,朝议沸腾,神宗遵顼拒绝为蒙古出兵。首先,在都城遭到围攻之时,李遵顼逃亡避难之地首选陪都西凉府是理所当然的。李遵顼出生于1163年,这时正好是其父亲齐王彦宗镇守凉州期间。......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