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凉州文化:古浪城与古浪河

凉州文化:古浪城与古浪河

【摘要】:洪武十年“千户江亨因旧水名改为古浪,筑城于今治所。”这还得从古浪河说起。古浪河,汉代叫松峡水,唐时叫醋沟。它们在县城南十八里铺会合而为古浪河。当明朝派往这里的官吏江亨筑起新城,废旧起新,施展其“经邦济世”之才时,准备用一个醒目的、有意义的、为各族人民所共同接受的千户所名,他便用藏族人民称谓这条古河流第一大支流——古尔河的“古”字和第二大支流——浪哇水的“浪”字,把千户所名定为“古浪”。

古浪这块古老的土地,在秦以前叫什么名字无据可考,到了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才建郡县治理。当时在今古浪境内设立了苍松(今古浪一堵城)、揟次(今土门)、朴(今大靖)三县,属武威郡辖县。这是古浪有地名和县名的最早记录。

明洪武五年(1372),宋国公冯胜平定河西,沿用元代和戎名称,设立和戎巡检司。洪武九年(1376),改为和戎千户所。洪武十年“千户江亨因旧水名改为古浪,筑城于今治所。”江亨因哪个“旧水名”而改为古浪?这还得从古浪河说起。

古浪河,汉代叫松峡水,唐时叫醋沟。由两条支流汇合而成:一条是由东南而西北下的黄羊川河,其源头为毛毛山,沟深泉多,水多河长,为主支流;一条是从南而北流的龙沟河(藏民叫沟脑水),源头为乌鞘岭和龙沟脑,山曲沟浅,水流次于黄羊川河,为次支流。它们在县城南十八里铺会合而为古浪河。在这两条河流经过的广阔地域,世代为藏族驻牧地,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大地震前,这里还“以牛羊为主,不事农耕。”尽管西夏、元代和明初,屡更县名,但这些吐蕃人的后世子孙仍然用本民族语言,称谓着这里的山川河流,万事万物。他们仍然把黄羊川河称为“古尔河”,把沟脑水叫作“浪哇水”。时至今日,这里的人们还把一些沟滩坝窝叫作“浪湾”(浪哇的谐音)。当明朝派往这里的官吏江亨筑起新城,废旧起新,施展其“经邦济世”之才时,准备用一个醒目的、有意义的、为各族人民所共同接受的千户所名,他便用藏族人民称谓这条古河流第一大支流——古尔河的“古”字和第二大支流——浪哇水的“浪”字,把千户所名定为“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