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至道二年四月,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兵锋直指河西地区的凉州。大中祥符四年九月,又遣西凉人苏守信带兵攻打凉州样丹族,六谷部厮铎督会集诸部兵卒迎敌,苏守信被击退。次年底,苏守信一举攻克凉州城。甘州回鹘乘机联合凉州吐蕃围攻凉州城,啰麻弃城逃跑,凉州城被回鹘占据。北宋天圣六年五月,党项族攻占甘州之后,凉州孤立无援。......
2023-08-07
清仁宗嘉庆九年(1804)仲秋的一天,张澍约请同乡挚友郭楷、何承先、张美如等到城东北隅的大云寺游玩。在寺院大殿后院。张澍看到眼前有一座被砖泥砌封得严严实实的亭子。好端端的亭子为什么要砌封起来呢?张澍好奇地询问寺内主持,主持悄声细语地说:“这是一座碑亭,里面有一块石碑,无人能识得上面的字。传说,凡是打开这个封砖的人会遭到风雹之灾。所以几百年来,没人敢靠近这座亭子半步。”出于好奇的天性和对古碑石刻的特殊爱好,张澍遂向主持提出要找人来打开砌封看个究竟,并对天发誓,说开封后如有灾祸,全由自己承担,绝不连累别人。在张澍的再三恳请下,主持总算答应了。随着封砖被一点点凿开,一块高大的石碑显露了出来。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天下绝碑”的《西夏碑》。张澍的这一发现,开始兴起了一个新的国际显学——西夏学,而一个“被遗忘的王朝”——西夏,由此拂去历史的尘埃,渐渐在世人的面前清晰起来。
《西夏碑》的发现,令张澍激动不已,在其撰写的《书西夏天祐民安碑后》中写道:“此碑自余发之,乃始见于天壤,金石家又增一种奇书矣!”从此,张澍开始了对西夏历史的探索和研究。张澍原计划编撰一部西夏史,可惜一日和朋友们去城北郊的松涛寺避暑,家人将其《六巨束》草稿误认为废纸烧毁,这给他以沉重打击,从此不再编写西夏史。直到晚年编纂《凉州府志备考》时,作《西夏纪年》两卷附录于后。同时,张澍还从姓氏的角度对西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写成《西夏姓氏录》,作为《姓氏五书》之一《辽金元三史姓氏录》的附录。《清史稿·张澍》称赞“姓氏五书,尤为绝学”。
有关凉州文化概览的文章
宋太宗至道二年四月,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兵锋直指河西地区的凉州。大中祥符四年九月,又遣西凉人苏守信带兵攻打凉州样丹族,六谷部厮铎督会集诸部兵卒迎敌,苏守信被击退。次年底,苏守信一举攻克凉州城。甘州回鹘乘机联合凉州吐蕃围攻凉州城,啰麻弃城逃跑,凉州城被回鹘占据。北宋天圣六年五月,党项族攻占甘州之后,凉州孤立无援。......
2023-08-07
“新边”指靖远哈思堡至古浪县泗水堡西北铧尖旮旯的墙垣。九月二十四日,各路官兵并进围攻,达云亲率五郡官兵攻入黑马圈河,西宁同知龙应坚和凉州通判王伦前后堵截。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两河道官兵十万人会攻大、小松山,收复了失地。松山战役结束后,为巩固边防,达云于万历二十七年修筑了松山城。“新边”在凉州区内经黄羊河农场亚麻厂、二分场,在铧尖旮旯处的黄羊河农场果品公司林一队西侧与“旧边”交会。......
2023-08-07
1939年3月7日,日本侵略军12架飞机空袭永昌县返回时,以机枪扫射武威县城。日机共投掷炸弹近百枚,其中燃烧弹20余枚。日军飞机轰炸时官员警士各尽其责,维护秩序,执勤期间有1名警士被炸身亡,5名警士受伤。武威县警察局局长金耀坛将此事经过上报省政府。据档案记载:在日军侵华期间,日军先后空袭武威6次,出动飞机83架,投掷炸弹355枚,造成人员伤亡456人,其中男262人,女194人,损毁房屋765间。......
2023-08-07
论弓仁,唐代名将,36岁后居于武威。安史之乱时,李抱玉耻与安禄山同姓,被唐肃宗赐姓为李,唐玄宗为其改名抱玉。代宗即位后,李抱玉兼泽潞节度使,后因功授司空,兼兵部尚书,封武威郡王。代宗为其罢朝三日,追赠太保,谥号昭武。李抱真被迫离开汾州,只身来到长安,向代宗汇报情况。794年农历七月二日,李抱真因服丹药病逝,时年62岁,唐朝追赠其为太保。段秀实,字成公,唐代名将。......
2023-08-07
葡萄及葡萄酒原产西域,汉时传入凉州,后又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东汉时,凉州葡萄已负盛名,凉州的葡萄酿酒水平天下第一,凉州葡萄酒作为绝世饮品,味美醇厚,名扬天下。孟佗拿出部分财物敬献给张让,敬献的珍品礼物中,就包括当时中原稀少的凉州葡萄酒一斛。孟佗以葡萄酒赠送张让,因而得到提携成为凉州刺史。凉州葡萄酒,折射着大凉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孟佗担任凉州刺史期间,西域还发生过一件事。......
2023-08-07
地震波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武威、古浪等地破坏极为严重,大地震造成武威死亡共4万余人。大地震的淫威与可怕,让武威人民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苦难。一时之间,武威大地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大地震历时一年多后,直到1928年8月13日,当时的甘肃国民政府方才致电全国,首次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向全国通告了此次大地震的情况。地震之惨烈可见一斑。大地震时过近10年......
2023-08-07
卫所制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制度。明朝在统一全国后,陆续派遣军士镇戍国内各地及边塞重镇,其基本组织形式即卫所。在今武威境内的羁縻卫还有高昌王卫、岐宁王卫。陕西行都司为了遏制蒙古骑兵沿着两条内陆河入侵,遂陆续在沿线设置了威虏卫、临河卫、白城子千户所、威远千户所、镇夷守御千户所等要塞防护。镇番卫官军原额马步3303员名,新旧招募士兵336名。......
2023-08-07
《高昌王碑》,全称为《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西宁王碑》,全称为《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均为元时的石刻。《高昌王碑》是为纪念高昌王帖木儿补化祖先的功勋而镌刻的石碑。高昌王本人名纽林的斤。高昌王的名字仍然是沿用他的家族在新疆高昌驻地的旧称。《西宁王碑》,立于元至正二年,保存尚完整。高昌王和西宁王碑刻,汉文端厚雄浑,回鹘文流畅自如,书法都很高超。......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