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起来,咏凉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热情讴歌了凉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凉州一直是我国西北战略要地,历史上一向为兵家所倚重。咏凉诗中有相当部分描写了凉州多民族生活的图景,其中唐代的咏凉诗最引人入胜。咏凉诗中还有不少作者,虽非名家,但因久居凉州,或者本来就是凉州人,对凉州的山山水水有着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其作品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真情实感和浓郁的地方气息。......
2023-08-07
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凉州。凉州作为河西战略要地,自唐代宗广德二年(764)被吐蕃攻占,到张议潮重新收复,近百年之久,吐蕃势力根深蒂固,那么,张议潮是如何收复凉州的?收复凉州后唐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陇右之兵大都被调往潼关重地,吐蕃乘势大举攻唐。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先后占领凉州、甘州、沙州、肃州、瓜州等地,至此,河西之地全部成为吐蕃人的天下。唐人张籍的《横吹曲辞·陇头行》描写了当时凉州陷落时的惨状:“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吐蕃占领河西地区之后,对当地的汉族人民进行了极其残酷的民族压迫,河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吐蕃占领河西84年后,即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沙州(今敦煌)人民在张议潮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守城的吐蕃兵将弃城逃走,起义军占领了沙州,接着一鼓作气又收复了瓜州。唐宣宗听到消息,高兴异常,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并将起义军命名为归义军。从大中二年到大中五年(848—851),张议潮接连收复了伊、西、肃、甘、兰、岷、河、鄯、廓等州,并派其兄张议潭等人奉十州图籍入长安报捷,面见唐宣宗。唐宣宗又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此时,整个河西唯有凉州仍然在吐蕃的控制之下,张议潮审时度势,决定乘胜进攻凉州。
凉州是原河西节度使的治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广德二年(764)河西节度使杨志烈败逃算起,已经落在吐蕃手中将近一百年之久。作为战略要地,凉州的得与失对吐蕃和张议潮双方都十分重要。对张议潮而言,如能夺取凉州,吐蕃势力就会被彻底赶出河西,从而有效地控制河陇地区;对吐蕃而言,他们经营凉州已近百年,根基稳固,此时更是把凉州作为嵌入河西的最后一根钉子,自然不肯轻易撒手。双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吐蕃自从攻取凉州之后,一直在凉州驻扎重兵防守,再加上从河西陇右地区陆续败退至凉州的吐蕃残兵,此时驻守凉州的吐蕃军力已经达到一万人,并做了周密布防,再加上占有地利优势,因而摆出一副与张议潮在凉州决战的态势。
在进攻凉州之前,张议潮也做了充分准备。经过连年征战,在河西沿线给大军筹集调运粮草有一定困难,张议潮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因而他在归义军各部精心挑选了七千名精壮士卒。这七千名士兵,系由汉族与境内诸少数民族以及僧兵共同组成,其中既有汉族子弟,又有粟特、通颊、退浑、嗢末等少数民族成员,还有吐蕃降部、回鹘军队,甚至有一批蕃汉僧兵,他们各个训练有素,人人勇敢善战。除此之外,张议潮又选派了诸多猛将,如侄子张淮深、女婿李明振、索勋,归义军押衙高进达、索忠顗、阴季丰、王景翼及归义军兵马使康通信等,这些将领,都是在沙州起义之后在历次战争中锤炼出的猛将,真可谓兵精将广。
在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后,大中十二年(858)八月二日,张议潮与侄子张淮深率领七千精锐,开始了征讨凉州的伟大壮举。
以七千兵力攻打占有地利和人数优势的凉州吐蕃,其难度可想而知,注定了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唐朝时,凉州辖姑臧、神乌、昌松、天宝、嘉麟五县。作为防守凉州的屏障,吐蕃军队在各县分兵驻守,尤其在凉州西北部的门户天宝、嘉麟等县(今永昌县一带)设置重兵把守,以逸待劳。张议潮率军到达凉州之后,立即挥军进攻。吐蕃军虽然遭到很大的打击,但是毕竟人马众多,而且做好了困兽犹斗、殊死一搏的准备。归义军虽然英勇,但因为人数少,一时无法攻破堡垒。
正因为战事激烈胶着,双方相持不下,留守在沙洲的人们纷纷为前方将士祈愿。如859年正月,在张议潮出兵五个月后,敦煌龙兴寺沙门明照于贺跋堂,为出征在外之府主祈愿:当道节度,愿无灾障,早开河路,得对圣颜。
双方在凉州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拉锯战。在敦煌出土的《张议潮变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汉家持刃如霜雪,虏骑天宽无处逃,头中锋矢陪垅土,血溅戎尸透战袄。”写出了战场之惨烈,战事之紧张。
经过三年的血战,咸通二年(861)九月,张议潮终于攻克了凉州。
张议潮收复凉州后,即遣使入告朝廷。十月,唐懿宗敕曰:“凉州朝廷旧地,收复亦甚辛勤,藩屏长安,固不抛弃……”随后,朝廷就开始积极采取措施,以加强对凉州的控制。其一,加固凉州城,以加强凉州的防御能力。其二,复置凉州节度使。由张议潮兼领凉州节度使,朝廷此举,显示了其控制凉州等地的决心。其三,向凉州派遣了二千五百人的郓州兵,以增强凉州的军事力量。从此,河西走廊畅通无阻。当时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赞扬张议潮:“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收复凉州之后,张议潮的女婿李明振因战功被朝廷任命为凉州左司马,驻守凉州。索忠顗驻守神乌县,康通信驻守天宝县,姑臧县由王景翼驻防,高进达驻守嘉麟县,阴季丰被朝廷任命为凉州都防御使。
为了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张议潮在敦煌莫高窟修建了第156窟,并绘制了统军出行图,题为《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扫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
诗人薛逢听到张议潮收复凉州的消息后,欣然提笔,写下一首《凉州词》记之。诗曰:“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有关凉州文化概览的文章
概括起来,咏凉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热情讴歌了凉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凉州一直是我国西北战略要地,历史上一向为兵家所倚重。咏凉诗中有相当部分描写了凉州多民族生活的图景,其中唐代的咏凉诗最引人入胜。咏凉诗中还有不少作者,虽非名家,但因久居凉州,或者本来就是凉州人,对凉州的山山水水有着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其作品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真情实感和浓郁的地方气息。......
2023-08-07
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在民国时期曾来武威视察。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古浪各界慕名求字者接踵而至,围观的老百姓也不少。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
2023-08-07
但除了葡萄,凉州的白柰也是名声显赫。曹植看到凉州白柰,觉得这个东西太珍贵了,只配皇帝享用,自己和大臣们不配接受赏赐,便诚惶诚恐上表推辞。大意是,魏明帝曹叡赐给王公大臣一盒白柰,曹植上书致谢说:当天晚上,大殿宣诏,赐给臣等凉州白柰,白柰平常在夏天成熟,现在却长在冬天。意思是凉州产的一种白柰,在冬季成熟,果实为碧绿色。......
2023-08-07
26岁的陈子昂怀着“感时思报国”的满腔热忱,参加了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与乔知之率领的北征军。但在七月,陈子昂却离开军队独自南返。在陈子昂的眼中,那时凉州的经济军事状况如何呢?陈子昂的这段话,是了解初唐时期凉州边防、经济状况的重要史料。可见,陈子昂在回归的过程中,对张掖、凉州的军事力量、粮草储备、边防潜在的危险等进行了详细考察。......
2023-08-07
唐末,张议潮收复凉州之后不久,由于归义军内乱,再加上黄巢起义,凉州又与中原隔绝,出现了自立政权的情况。至五代时期,凉州地方虽屡屡派人请命,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凉州,导致凉州政局动荡,州官更迭频繁。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有时不予承认。申师厚的上任成了凉州与中原关系的重大转折点。由于凉州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矛盾错综复杂。......
2023-08-07
李益,字君虞,甘肃武威人,唐代著名诗人。827年,李益任礼部尚书,两年后去世,享年81岁。李益存诗189首,以边塞诗最为有名,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李益初与艺妓霍小玉相恋,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霍小玉日夜思念,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成疾。此文一出,李益遂背负薄幸的千古骂名。此评论,让宋人对李益负心一事深信不疑。但此举并未冲淡人们对李益的骂名。......
2023-08-07
自1036年起,党项族控制凉州地区之后,形势逐渐稳定,经济状况亦渐有所好转。这些出土文物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凉州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建筑工业亦有很大发展。这都表明西夏建国后,凉州地区在砖木建筑工艺上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佛教文化比较兴盛。1094年,夏崇宗大力修复因地震倾颓的凉州护国寺,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2023-08-07
1226年,蒙古兵锋直指凉州,当时西夏守将斡扎箦见败局已定,遂投降蒙古。阔端镇守期间,凉州民心安定,社会稳定。1251年阔端去世后,其王位和封地由第三子只必帖木儿继承。忽必烈闻讯后,立即率军北归,于1260年三月到达开平,随即召开诸王大会,继承汗位。这一战粉碎了阿里不哥占据关陇地区的企图,对忽必烈统治地位的稳固起了很大作用,但凉州却成为一片焦土。......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