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凉州文化:石窟鼻祖与凉州模式

凉州文化:石窟鼻祖与凉州模式

【摘要】: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处,地处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1986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在《考古学报》上发表了《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一文,正式提出了“凉州模式”。天梯山石窟开凿于北凉时期。北魏“徙凉州民三万馀家于京师”,其中有僧侣、工匠3000多人。2001年6月,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维修。2005年12月24日,甘肃省举行天梯山石窟文物交接签字仪式,标志着文物正式回归武威。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处,地处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时期开凿的,距今约有1600年的历史。《武威县志》记载:“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石窟里面藏有北魏至明、清历代塑像、壁画、经卷等文物

石窟中有一尊高28米、宽10米的释迦牟尼大佛,其依山而坐,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庄严肃穆,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释迦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6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彩绘华丽。佛像面相丰满端庄,颊丰颐满,塑像衣纹表现尤为出色,工匠熟练地运用了“曹衣出水”式样,既表现出轻纱特有的质地美,又充分体现了体魄健康、比例适中的形态美,使外在美与内在美达到了和谐统一。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有云纹青龙、大象、梅花鹿、经卷、猛虎和树木花卉,壁画舒展流畅,潇洒飘逸,真实自然,极富质感,达到了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境界。

1986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在《考古学报》上发表了《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一文,正式提出了“凉州模式”。

天梯山石窟开凿于北凉时期。

412年十月,北凉沮渠蒙逊由张掖迁都姑臧。沮渠蒙逊信奉佛教,于412—433年间,召集凉州高僧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北凉沮渠蒙逊“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而斫窟,安设尊仪,或石或塑,千变万化”。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

433年,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即位。439年,北魏军队进攻姑臧,沮渠牧犍投降,北凉灭亡。北魏“徙凉州民三万馀家于京师”,其中有僧侣、工匠3000多人。这3000僧人、工匠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着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

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师。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于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在云冈石窟这些宏大精美的雕塑背后,凉州僧人及其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龙门石窟的建造艺术风格,也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特点,因此,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天梯山石窟的开凿,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其后,隋唐各代陆续开凿,西夏至明清仍有重修。据碑铭记载,明正统十三年(1448)还有26窟。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下来比较完整的有8窟。

1958年4月,武威决定兴修黄羊河水库,而天梯山窟址恰好地处水库淹没区,石窟中大量的塑像和壁画被拆了下来,搬运到甘肃省博物馆保存。199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1993年,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进行修复。2001年6月,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维修。先后维修了大佛窟防渗水围堰、天梯山石窟陈列馆,并进行了环境道路整治工作。2005年12月24日,甘肃省举行天梯山石窟文物交接签字仪式,标志着文物正式回归武威。

天梯山石窟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