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儒学文化与史学成果:凉州文化简述

儒学文化与史学成果:凉州文化简述

【摘要】:五凉时期,儒学文化显著,史学成果丰硕。五凉时除官办公立学校外,统治者还大力提倡民间私学,这些措施奠定了五凉时期以敦崇儒学为基础的文化教育政策。在这种政治文化氛围中,为数众多的学者士人纷纷在学术领域著书立说,发表见解,造成了凉州及河西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陈留人江式家族,寓居凉州七世,与五凉相始终,致力于家学传授,不仅为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保存了中原已成绝响的古文经学。

五凉时期,儒学文化显著,史学成果丰硕。

五凉时期,先后统治武威的既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他们为了长久统治,就大力提倡和学习儒学,敦崇儒学,倡导汉化教育,将其当作治国之术、立国之策。

五凉时除官办公立学校外,统治者还大力提倡民间私学,这些措施奠定了五凉时期以敦崇儒学为基础的文化教育政策。前凉张轨到任后,开始设置崇文祭酒管理文化教育,“立学校以教九郡胄子(贵族后裔)五百人”,以起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还屡屡遣使持节,厚礼征聘境内外知名学者、文人任职或讲学。张骏还开辟专门的场所,设立专门的机构,开展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学术活动,《乐府诗集》收录了他的《薤露行》《东门行》两首诗。西凉初建,即大兴学校,兴办教育,倡导儒学。北凉则尊孔读经于庙堂之上,沮渠蒙逊父子数次遣使奉表江南刘宋王朝,求取大量经史子集文献,并献去不少河西学者的著作。沮渠蒙逊消灭了西凉以后,拜敦煌人刘昞为秘书郎。沮渠牧犍即位后,更是尊刘昞为国师,不仅自己以师礼致拜,还命令群臣都以刘昞为师,虚心学习。

在这种政治文化氛围中,为数众多的学者士人纷纷在学术领域著书立说,发表见解,造成了凉州及河西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试举数例。

五凉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凉州文化丛书:《凉书》《十三州志》《凉记》《凉国春秋》。前凉程骏,曾任东宫侍讲,后任北魏著作郎。

北凉江强,先随祖先避难凉州,后拜北魏中书博士

北凉常爽,寓居凉州,后在北魏立学馆,授徒700余人。

儒学大师胡辩从凉州东徙洛阳,授业弟子千余人。

敦煌人刘昞是五凉时期的一位史学大师,他隐居酒泉多年,潜心于典籍,总计著书5种共118卷、注疏4种(本)。著名的有《三史略记》130篇,84卷;《凉书》10卷;《敦煌实录》20卷;《方言》3卷;《靖恭堂铭》1卷;还有《周易注》《韩子注》《黄石公三略注》《刘劭人物志注》等,并行于世,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陈留人江式家族,寓居凉州七世,与五凉相始终,致力于家学传授,不仅为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保存了中原已成绝响的古文经学。

另外前凉大将谢艾、儒林祭酒索绥、酒泉太守杨宣,后凉吕光,南凉宗敞、宗钦、阴仲达等都是文坛高手。

但遗憾的是,这些著述大多散佚,今天我们只能从一些经籍及注引中窥其端倪,得知其一二。

简单介绍完儒学文化,再来看史学成果。

五凉诸国都设立史馆,或置著作郎,或置太史令,负责记载和修撰国史。

前凉张骏时,刘庆迁儒林郎、中常侍,在东苑撰有国书。敦煌索绥被征为儒林祭酒,负责修史;南凉秃发乌孤时,以其参军郭韶为国纪祭酒,撰录南凉国史;西凉也设有史官,儒林祭酒刘延明为其记录功德;北凉沮渠蒙逊时征宗钦为中书郎,撰写历史。

据史书记载,五凉时期的大历史学家有11人,史学作品合计238卷。大概排列一下,主要有如下史学家与历史著作。

敦煌人索绥作《凉国春秋》50卷(又作《凉春秋》),今佚;

前凉刘庆在张重华时专修国史20余年,著《凉记》12卷,记前凉张氏事,今佚;

北凉人阚骃撰的《十三州志》,是一部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是研究我国西北地方史、西北民族史和中西交通史的必不可少的资料,清代学者张澍、王谟等人从《四库全书》中逐句搜择,今只能见到辑本;

索晖,敦煌人,著有《凉记》10卷,记前凉张轨事,今佚;

张谘,敦煌人,著有《凉记》8卷,记前凉张轨事,今佚;

喻归,著有《西河记》2卷,记前凉张重华事,今佚,张澍《二酉堂丛书》中有辑本;

段龟龙,著有《凉记》10卷,记后凉吕光事,今佚,张澍《二酉堂丛书》中有辑本;

高道让,著《北凉》10卷,记北凉沮渠氏事,今佚;

宗钦,著《凉书》10卷,今佚。

五凉史学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不少重要资料,这是研究五凉历史的重要资料,更是研究我国西北地方史、民族史和中西交通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