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论及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往往以清嘉庆年间为起源时期。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违西北边疆史地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西域图志》是否是清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开山之作,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部方志对清西北边疆史地学有重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26]《西域图志》开启了史地学研究的治学之路。......
2023-10-12
前凉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北方大国。
西晋之后,中国北方正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互相攻伐,战乱不断。面对当时的局势,在外交上,前凉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张氏的前凉政权紧紧依靠凉州大姓势力,并始终对晋朝表示忠诚,借此来维系人心。各代统治者除张祚外,都自居晋朝的刺史或州牧,接受晋的封号。张骏为了和东晋通好,甚至不惜向成汉李雄称臣,以求借道。
在军事上,前凉也很有作为。前凉先后与前赵、后赵发生过战争,多次击败刘曜、石虎的进攻,但慑于对方军事力量的强大,也曾向前赵、后赵称臣纳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前凉趁北方战乱之际,对外积极扩张,并攻占了西域大部,使西域一度划入前凉的版图。前凉经略西域的这段历史是中国西北边疆史的一部分,在西域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为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乃至民族大融合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
前凉张骏统治时期,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十一郡为凉州,兴晋、金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成、汉中为河州,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张骏以凉州都督之名,统摄三州。
前凉极盛之时,疆域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宁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史载“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
正因为灵活的外交策略和发展经济的努力,使得张氏子孙世代保守的前凉,成为当时中国北部较为安定的地区,都城姑臧也成为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有关凉州文化概览的文章
学界论及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往往以清嘉庆年间为起源时期。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违西北边疆史地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西域图志》是否是清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开山之作,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部方志对清西北边疆史地学有重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26]《西域图志》开启了史地学研究的治学之路。......
2023-10-12
在英国的对外扩张中,还有来自各个教派的普通教徒的功劳,他们在这个荒原上寻求新的避难所,在基督教信仰的鼓舞下,传教士与欧洲的先驱者一起出力。但扩张除了宗教动机,也离不开冒险的精神、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来自文明边疆的自由精神、法律的惩罚,以及不甘心千篇一律庸碌生活的好动本性。......
2023-12-02
前凉的疆域很大,经济建设也颇有成效。西晋灭亡后,内地流民相继到来,使劳动力增加,生产经验得以传播,凉州的社会经济较快发展。前凉第四任当政者张骏被凉州百姓誉为“积贤君”。前凉历代统治者发展经济的举措,使得凉州商业繁荣,农业和畜牧业发达,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遂成为河西富地。......
2023-08-07
在《西域图志》中,对乾隆平叛、统一的盛举颇多赞誉,评价极高。此后多次侵犯甘肃,给明朝西部安全造成威胁,明朝的防线不得不大幅度内移。......
2023-10-12
4哥特人的迁移据说在国王伯里格的率领下,哥特人离开了这座好似民族作坊或万国之母般的斯堪德扎岛。当部落内的人口越来越多之时,伽达里克之子菲利梅尔—大概是伯里格之后哥特人的第五位国王——决定率领哥特大军和他们的妇女及儿童们,再次向远方迁移。哥特人此次迁移的路上有条大河,在一半人已经过河之后,河上的桥突然不幸断了,无法再行修复。被菲利梅尔带领过河的那部分哥特人,立即开始着手扩张领土。......
2023-12-07
此时,中原大部分地区已划入蒙古帝国的版图,熟谙中原旧制的耶律楚材日益获得重用。为解决实际问题,耶律楚材便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在全国颁布实施。于是授命耶律楚材负责建立税收机构,选任税官。耶律楚材深知要统治中原非用中原的制度不可,而熟知汉法统治之道的是儒士。与此同时,耶律楚材还奏请窝阔台批准“长吏专理民事,万户府总军政,课税所掌钱谷”。为此,耶律楚材担任中书令后特别注意保存劳动力。......
2023-09-19
4秦朝的边疆政策秦灭六国后,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占据了以前与楚、秦、燕等国已有密切的政治文化关系的诸多民族地区,并在那里设置了郡、县,为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疆域的奠定打下了基础。秦末战乱,匈奴趁机夺走了蒙恬收复的河南地,并占领了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建立了东接朝鲜,西接月氏、氐羌的强大国家。通西南夷,开五尺道秦汉时期将居住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部一带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
2023-12-03
张轨到凉州任职时,姑臧城因遭兵乱,残破不堪,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前凉之后,随着各代统治者的不断修缮,姑臧城已发展到七城。姑臧七城及城门名称来历多依汉制,采自我国传统阴阳五行命名,表现了“拟于王者,而微异其名”的特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一些史学家和建筑学家把五凉时的姑臧城称作是中国王都的鼻祖。五凉统治者尤其是前凉张氏几代人苦心经营的姑臧城,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五凉文化的杰作之一。......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