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台附近居住的,是原武威县新鲜公社第十三生产队的农民。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决定就近取材,在雷台东南角开挖战备地道。那一天,大家在队长的带领下,拿着铁锹、洋镐,来到雷台脚下。雷台下面发现古墓的消息在武威县新鲜公社传开了,公社书记得知消息,立即派人封存墓葬洞口,并将此事上报了武威县金羊区,金羊区保卫干事张有随即报告给武威县委。......
2023-08-07
雷台汉墓发现后,其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至今无法确定,专家、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墓葬出土的几枚银印印文严重剥蚀,仅可隐约辨识“□□将军章”几个字,综合专家、学者的考证、论述,墓主人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人物身上:一是破羌将军、武威太守张江;二是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武威太守张奂;三是张奂的小儿子武威太守张猛;四是宣威侯、破羌将军张绣或汉阳(今甘肃天水)太守张贡。近年又有人提出前凉国王张骏以及中国道教祖师张道陵等说法。具体是谁,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
下面我们把这些相关历史人物一一简单介绍,让读者了解其大概。
张江,东汉明帝时曾任武威太守、破羌将军等职,因军功,被封为南阳析侯。
张奂(104—181),东汉时期名将、学者,凉州三明之一,曾任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163年,被任命为武威郡太守,在任期间,平徭均赋,革除陋习,武威百姓为其立生祠,世世不绝。
张猛,张奂的小儿子,建安年间任武威太守。
张绣(?—207),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
张贡,汉阳(今甘肃天水)太守,于145—155年间任护羌校尉。
张骏(307—346),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在位二十二年,先后任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凉王。
张道陵(34—156),道教创始人,江苏丰县人。先拜巴郡江州令,不久弃官隐于洛阳北邙山,后入蜀在鹤鸣山修道。
雷台汉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呢?是上述几位历史人物之一,还是另有其人?
有关凉州文化概览的文章
在雷台附近居住的,是原武威县新鲜公社第十三生产队的农民。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决定就近取材,在雷台东南角开挖战备地道。那一天,大家在队长的带领下,拿着铁锹、洋镐,来到雷台脚下。雷台下面发现古墓的消息在武威县新鲜公社传开了,公社书记得知消息,立即派人封存墓葬洞口,并将此事上报了武威县金羊区,金羊区保卫干事张有随即报告给武威县委。......
2023-08-07
雷台汉文化陈列馆,建于2003年5月,陈列面积550平方米,形成了富有雷台汉文化特色的《天马西来——雷台汉文化陈列》展览。《天马西来——雷台汉文化陈列》展示内容分四大模块,分别是《雷台惊世》《汉风马韵》《马啸河西》《丝路马影》,共设置有18个展柜,共展出260件文物、132张图片。......
2023-08-07
西夏文的创制在汉文史书虽多有记载,但几种主要文献所记相互抵牾,在创造时间和创制人的问题上又产生了一桩“公案”。通过分析上述资料,西夏文的创造者应该是李元昊和野利仁荣。所以现在学术界基本上统一认识,西夏文的创造是李元昊创议、策划,提出仿汉字创造的原则,甚至可能创造出一些字例。然后由心腹大臣、精通汉文的野利仁荣负责创造。......
2023-08-07
自1036年起,党项族控制凉州地区之后,形势逐渐稳定,经济状况亦渐有所好转。这些出土文物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凉州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建筑工业亦有很大发展。这都表明西夏建国后,凉州地区在砖木建筑工艺上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佛教文化比较兴盛。1094年,夏崇宗大力修复因地震倾颓的凉州护国寺,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2023-08-07
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在民国时期曾来武威视察。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古浪各界慕名求字者接踵而至,围观的老百姓也不少。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
2023-08-07
东晋十六国时期,窦融台又被称为尹夫人台,原因就是西凉国王李暠之妻尹夫人曾经在此台上居住过17年。417年,李暠病故,其子李歆即位,尹夫人被尊为皇太后。西凉败亡后,58岁的尹夫人和家人被掳于武威。从那时起,窦融台就被称为尹夫人台,又由于尹夫人此前为西凉昭武皇后,民间亦将此台俗称为“皇娘娘台”。就这样,年已75岁的尹夫人走下窦融台,与女儿离开武威,长途跋涉,移居酒泉。......
2023-08-07
唐末,张议潮收复凉州之后不久,由于归义军内乱,再加上黄巢起义,凉州又与中原隔绝,出现了自立政权的情况。至五代时期,凉州地方虽屡屡派人请命,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凉州,导致凉州政局动荡,州官更迭频繁。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有时不予承认。申师厚的上任成了凉州与中原关系的重大转折点。由于凉州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矛盾错综复杂。......
2023-08-07
概括起来,咏凉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热情讴歌了凉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凉州一直是我国西北战略要地,历史上一向为兵家所倚重。咏凉诗中有相当部分描写了凉州多民族生活的图景,其中唐代的咏凉诗最引人入胜。咏凉诗中还有不少作者,虽非名家,但因久居凉州,或者本来就是凉州人,对凉州的山山水水有着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其作品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真情实感和浓郁的地方气息。......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