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时期,窦融台又被称为尹夫人台,原因就是西凉国王李暠之妻尹夫人曾经在此台上居住过17年。417年,李暠病故,其子李歆即位,尹夫人被尊为皇太后。西凉败亡后,58岁的尹夫人和家人被掳于武威。从那时起,窦融台就被称为尹夫人台,又由于尹夫人此前为西凉昭武皇后,民间亦将此台俗称为“皇娘娘台”。就这样,年已75岁的尹夫人走下窦融台,与女儿离开武威,长途跋涉,移居酒泉。......
2023-08-07
武威皇娘娘台的前身为东汉窦融台。相传东汉初,窦融驻守河西期间,曾令军民在武威城西用土夯筑了一座点将台,用以训练兵马,后来窦融离开武威后,当地人民就将这座点将台称之为窦融台。
窦融是陕西咸阳人,他是怎么来到河西,来到武威的呢?
窦融年轻时,在王莽的强弩将军王俊部下作司马,参与镇压了多次农民起义。王莽失败后,窦融投降刘玄的起义军,在大司马赵萌部下为校尉,后被推荐出任巨鹿太守。窦融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见刘玄政权不稳,就不愿到巨鹿任职。窦融的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曾为护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几代都在河西镇守,有一定的政治基础。于是,窦融就对他的家人说:“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国。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就这样,窦融辞去巨鹿太守,来到了河西,执掌张掖属国都尉一职。
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后来,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人一致推举窦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
为了防止羌人扰乱,抵抗匈奴侵扰,保卫河西安宁,窦融在平日“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辄破之”,为保障社会安定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地流民前来投奔河西者络绎不绝。估计就在那时,窦融在武威调集军民夯筑了那座著名的点将台。
窦融在河西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生产活动,河西的农业经济可与中原地区媲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护河西环境,窦融严令“吏民毋得伐树木”。窦融的苦心经营,使河西一带成为一个比较富庶与安宁的地区,特别是姑臧(武威)更为富饶。《后汉书》说:“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光武帝建武五年(29),窦融又一次展示出他远大的战略眼光,决定归附刘秀。窦融遣长史刘钧向刘秀奉书献马,表示愿意归附,刘秀大喜,赐给窦融玺书,授窦融为凉州牧,窦融从此归附东汉王朝。“窦融归汉”自此成为后世的著名典故。建武八年(32),窦融率五郡太守及西北少数民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辆,与刘秀大军会师,共同击败天水隗嚣叛军,因功封为安丰侯。
建武十二年(36)刘秀平定甘肃、四川后,下诏让窦融与五郡太守奏事京师,窦融从此离开了他生活了十几年的河西,前去洛阳,被刘秀拜为冀州牧,大司空、代行卫尉事﹐兼领将作大匠。
窦融离开武威后,当地人民为了怀念他的功德,遂将其指挥夯筑的点将台称之为窦融台,并在台旁立《窦公台碑》,以歌功颂德。由于时过境迁,年代久远,该碑早已亡佚。
有关凉州文化概览的文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窦融台又被称为尹夫人台,原因就是西凉国王李暠之妻尹夫人曾经在此台上居住过17年。417年,李暠病故,其子李歆即位,尹夫人被尊为皇太后。西凉败亡后,58岁的尹夫人和家人被掳于武威。从那时起,窦融台就被称为尹夫人台,又由于尹夫人此前为西凉昭武皇后,民间亦将此台俗称为“皇娘娘台”。就这样,年已75岁的尹夫人走下窦融台,与女儿离开武威,长途跋涉,移居酒泉。......
2023-08-07
在雷台附近居住的,是原武威县新鲜公社第十三生产队的农民。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决定就近取材,在雷台东南角开挖战备地道。那一天,大家在队长的带领下,拿着铁锹、洋镐,来到雷台脚下。雷台下面发现古墓的消息在武威县新鲜公社传开了,公社书记得知消息,立即派人封存墓葬洞口,并将此事上报了武威县金羊区,金羊区保卫干事张有随即报告给武威县委。......
2023-08-07
雷台汉文化陈列馆,建于2003年5月,陈列面积550平方米,形成了富有雷台汉文化特色的《天马西来——雷台汉文化陈列》展览。《天马西来——雷台汉文化陈列》展示内容分四大模块,分别是《雷台惊世》《汉风马韵》《马啸河西》《丝路马影》,共设置有18个展柜,共展出260件文物、132张图片。......
2023-08-07
雷台汉墓发现后,其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至今无法确定,专家、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又有人提出前凉国王张骏以及中国道教祖师张道陵等说法。具体是谁,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张江,东汉明帝时曾任武威太守、破羌将军等职,因军功,被封为南阳析侯。张猛,张奂的小儿子,建安年间任武威太守。是上述几位历史人物之一,还是另有其人?......
2023-08-07
武威汉长城覆盖全市一区三县,汉长城长约376.8华里,占全省汉长城3252华里的11.6%。汉长城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绝大部分已经消失,但遗址尚存。据专家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古长城缺乏保护,病害多发。武威汉长城历两千年风沙雪雨,虽多已倒塌,仅剩一些残垣断壁,但有些地段仍坚固如磐,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如蛟龙蜿蜒,气势不凡。......
2023-08-07
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在民国时期曾来武威视察。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古浪各界慕名求字者接踵而至,围观的老百姓也不少。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
2023-08-07
概括起来,咏凉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热情讴歌了凉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凉州一直是我国西北战略要地,历史上一向为兵家所倚重。咏凉诗中有相当部分描写了凉州多民族生活的图景,其中唐代的咏凉诗最引人入胜。咏凉诗中还有不少作者,虽非名家,但因久居凉州,或者本来就是凉州人,对凉州的山山水水有着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其作品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真情实感和浓郁的地方气息。......
2023-08-07
凉州,地处丝绸之路枢纽地带,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在河西走廊的中心。佛教和西域文化的传入,则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丝绸和丝织品经过以凉州为桥头堡的河西走廊,传入西域,并经此传至欧洲。在这条中西交流的国际大通道中,凉州,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驿站,并逐步发展成为长安以西的通都大邑。......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