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汉代凉州疆域概述及得名原因

汉代凉州疆域概述及得名原因

【摘要】:汉代的凉州,所管辖的范围是很大的,按现在的概念就是陕西的西北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当时的凉州是“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关于凉州的得名,有两种说法。持后一种说法的主要观点是,公元前126年,包括凉州在内的河西一地尚在匈奴的手中。元封五年,汉武帝正式分天下为十三州,设置凉州刺史部管理包括武威郡在内的河西。

汉代的凉州,所管辖的范围是很大的,按现在的概念就是陕西的西北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

当时的凉州是“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汉学者扬雄曾写过《十二州箴》,在《凉州箴》中写道:

黑水西河,横属昆仑。服指阊阖,画为雍垠。每在季王,常失厥绪。

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彼都。

关于凉州的得名,有两种说法。

一是来自清朝武威大学者张澍的《凉州府志备考》。《凉州府志备考》在《地理卷》里转录了东汉学者应邵《地理风俗记》的记载:“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因此而得名。东汉刘熙的《释名》也说,“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

二是来自《汉书·武帝本纪》。里面记载,西汉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开始把天下分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管理,史称十三刺史部。在甘肃范围内置凉州刺史部,驻武威郡,凉州因此而得名。《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记载:

元封五年(前106),“上既攘却胡、越,开地斥境,乃置交趾、朔方之州,及冀、幽、并、兖、徐、青、扬、荆、豫、益、凉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焉。”

两种说法都有据可查,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分歧。持后一种说法的主要观点是,公元前126年,包括凉州在内的河西一地尚在匈奴的手中。而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才“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才把当时的国家行政区域划分为十三个州,怎么可能会在二十年前单独把雍州改为凉州呢?

争论无可厚非,但需要谨慎辨别。

其实,汉武帝在分设天下为十三州之前,已经有过改名的做法,并非凉州一地。如《水经注·益州》条同样引用《地理风俗记》记载曰:“华阳黑水惟梁州。汉武帝元朔二年,改梁曰益州。”

可见,上述分歧,并非对错之争,只是理解上的分歧。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元朔三年(前126),汉武帝最早提出了“凉州”这个地名,但那时的“凉州”范围不包括河西一地,因为当时河西尚在匈奴手中。而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之后,设置武威、酒泉、敦煌、张掖河西四郡,河西自然属于凉州管辖范围。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正式分天下为十三州,设置凉州刺史部管理包括武威郡在内的河西。

西汉、东汉时的凉州刺史,治所先在武威,后迁陇县,又迁至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