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宣公是卫庄公的儿子,为人淫乱不堪,残忍无情。宣公即位后,立夷姜为夫人,并与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仅。太子伋长大后,宣公命公子职去齐国娶一位女子,为太子假完婚。宣公听说后又起淫心,决定占为已有。卫宣公把齐女宣姜弄到手后,与她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寿,一个叫子朔。太子伋的母亲夷姜因为宣公喜新厌旧,渐遭冷遇,忧郁之余自缢身亡。宣公接到强盗完成任务的报告,马上立宣姜的小儿子子朔为太子。......
2023-08-07
古人以“众口烁金,积毁销骨”来说明人言之可畏。事实上确是如此。舆论,也就是消息的口头传播容易导致谬误,在不知不觉中将事物的本来面目遮掩,将好人说成坏人,将好事说成坏事,将假事说成真事。
从前,曾子住在鲁国的费城。费城有一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他杀死了一个人。
一位邻人慌慌张张地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曾子的母亲在窗下织布,神色镇定地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仍旧织自己的布。
隔了没有多久,又有一位邻人跑来说:“曾子杀人了!”曾子的母亲仍然从容自若,安心地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阵子,又跑过一个人告诉她:“曾子的确杀人了!”曾子的母亲果真害怕起来,立刻丢掉梭子,走下织布机,越墙逃跑了。
曾子是孔子有名的七十二弟子之一,他的学问和品德,从古至今为人们学习的楷模。提起曾子,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的那种严格的治学精神,为人处世的诚信态度,给后世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家里对待母亲,也以孝行而闻名。了解儿子的莫过于母亲,对于曾参的品格,做母亲的应该知道得很清楚。但是,有三个人跑来说她儿子杀了人,她也不得不信以为真。“谎言重复三遍,也会变成真理”。流言蜚语能够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阅读了这篇故事,不由使人又联想起“丁公凿井”的故事来。
相传春秋时候,宋国有个姓丁的居民,家里面没有水井,经常一个人到别人家去打水。后来,他家凿了一眼井,节省下了一个劳力。因此,他就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听他说话的人就对别的人说:“丁公穿井得一人。”城中的人都这样传说,后来传到国君那里,国君以为是丁公打井的时候打出一个人来,便非常好奇,派人来问丁公。丁公说:“我是说省下来一个劳力,而不是说从井中得到一个人!”
以上这两个故事都向我们说明,流言不可信,对于那些街谈巷议的事情,不要信以为真,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同样,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要被他人的议论所左右,不要人云亦云,而是应该从不断的接触中、从自己的调查中得出正确的观点。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是个善于治理国家的贤明君主。有一次,他向朝中大臣询问地方官员的优劣。许多大臣都说:“最好的地方官是掌管阿城(山东阳谷县一带)的大夫,最差的莫过于掌管即墨城(山东平度县一带)的大夫。退朝后,他又询问了身边的侍从,他们也这样说。
齐威王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都是这样说呢?于是派人去调查再做结论。调查情况的人回来之后,齐威王心里有了数,决定从这件事开始,好好整顿朝政。
几天后,阿大夫和即墨大夫被召到京城,大家都认为即墨大夫这回要倒霉了。那些夸阿大夫的人也暗自高兴。
这天,所有的大臣被召到大殿,齐威王命人在门口准备一口大锅,锅里的水烧得沸腾,大殿上一片紧张肃穆的气氛。
齐王将即墨大夫叫到跟前说:“你自己说,即墨城治理得怎样?”
即墨大夫跪下说:“臣才力不及,尽职不够,甘愿受惩罚。”并列举了自己犯过的错误和不足。最后希望这次整顿朝政以他为例,严加惩罚,使全国都知道赏罚分明,再不敢懈怠。
齐威王说:“你的建议不错。今天我惩罚的不是你,相反还要奖励你。”
所有大臣听了都大吃一惊。齐威王接着说:“自你到了即墨,每天都有人说你的不是,好像非杀你才解气。可我派人去一查,发现即墨城一片欣欣向荣,百姓丰衣足食,大小官员尽心守职。当然,你也犯了些错误,刚才你也老实地承认了,但你唯一没有认识到的‘错误’就是没花钱买通朝中的大臣,没同他们搞好私人关系,所以没人说你的好话。由此看来,你是个诚实忠厚、一心为公的人。今天,我再封给你万户领地,作为对你的奖赏。”
随后,齐威王沉下脸,大喝一声:“阿大夫,你知罪吗?”
阿大夫吓得瘫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齐威王说:“我这儿天天有人夸你是个大好的人,把我的耳根都磨出茧来了。可我派人去查,才知道你是个最无耻的家伙。阿城土地荒芜,百姓饥寒交迫,而你和部下整天吃喝玩乐。赵国攻打鄄城,你不发兵救援;卫国侵略边境,你竟不知道。可你却花大钱买通了我的左右、大臣们,让他们尽量为你说好话,像你这样的败类,不杀你,怎么能整顿朝纲!来人,把他给我烹了!”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位明君。他的优点就是他并不轻信左右、大臣们的话,而是让事实来说明一切,靠自己的调查,分辨出了忠奸。德国的歌德说:“倘若有人四处张扬我的短处,即使他是我的一个仆人,也成了我的主人。”由此可以看出流言具有多么大的威力,但是“流言止于智者”,一个人只要明白了“人言可畏”这一点,在对待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时,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去验证,少去轻信,那么,各种谣言会不攻自破!
有关“借招”生存术(1)的文章
卫宣公是卫庄公的儿子,为人淫乱不堪,残忍无情。宣公即位后,立夷姜为夫人,并与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仅。太子伋长大后,宣公命公子职去齐国娶一位女子,为太子假完婚。宣公听说后又起淫心,决定占为已有。卫宣公把齐女宣姜弄到手后,与她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寿,一个叫子朔。太子伋的母亲夷姜因为宣公喜新厌旧,渐遭冷遇,忧郁之余自缢身亡。宣公接到强盗完成任务的报告,马上立宣姜的小儿子子朔为太子。......
2023-08-07
金亦吾的指挥部设在岳口镇。金亦吾下令把她锁入密室,派人看管。他生有三女,长女珈纹嫁金亦吾为妻,当时住在重庆。怎奈金亦吾充耳不闻,如今更变本加厉,做出如此禽兽勾当。一旦金亦吾受惩,则此地群龙无首,势必影响地方安定。金亦吾所为虽然荒唐,但应念他年轻,饶他这次,切勿因小失大。金亦吾答应照办。三四日后的一个晚上,金亦吾请客四桌。宴会期间,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的金亦吾,果真当众念了他的悔过书。......
2023-08-07
常言道,酒后吐真言。这一动向引起苏联官员的注意。澳大利亚情报机构对此高度警惕,在澳国反间谍机构的努力搜捕下,不少苏联特务相继落网。但是后来澳大利亚的核机密还是被泄露了。杯中酒一饮而尽,两人又迈进舞池。于是英国谍报机构派出一名女特工继续对他进行调查。又一次,英国女特务有意邀请他喝酒。英国特工从伊丝尔的手袋中搜出200多页有关英国核潜艇技术的文件,朗斯达尔被判处25年徒刑。......
2023-08-07
只要心安无虑,少私寡欲,则元气顺畅。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已经提出了恬淡虚无,无私寡欲,节制性欲的养生之德。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一个人只要行修身养生养性之事、乐于恬静淡泊之举,顺心从欲,乐观于快意于养生的处所,那么,寿命就会与天地同终。但也有不少人反对纳妾制度,认为这导致了人的过分纵欲,有害于身体和养生。......
2023-08-07
进入帐中,刘备设宴招待。结果周瑜在与曹仁的争斗中身中毒箭,吴军大败。与此同时,诸葛亮又设巧计赚取了荆州和襄阳。这就是“诸葛亮一气周公瑾”。孙权、周瑜得知刘备走脱,立即追赶,结果被诸葛亮埋下的伏兵打得大败。众将急救,早已不省人事。周瑜闻知,又定二计,让鲁肃告知刘备,东吴替刘备夺取西川,作为嫁资,但夺得西川之后,刘备须还给东吴荆州。诸葛亮识破此计,将计就计,安排妥当后,专等周瑜兵来。......
2023-08-07
康熙十一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江苏常熟县知县于宗尧终因积劳成疾,病故于任上。其情其景,使于宗尧家人大为感动,终于顺从民愿,将于宗尧葬于常熟县的虞山南麓。于宗尧少年时,以官宦子弟的身份成为国子监萌生。至此,这个长期困扰常熟百姓的漕政弊端终于在于宗尧上任后仅三个月就终止了。然而,就在于宗尧努力为百姓消除疾病的时候,他自己却身患疾病,而且未得到及时治疗,终于“四年如一日,以劳致疾,卒于官”。......
2023-08-07
有一回,老诗人严阵和青年女作家铁凝等访问美国。恰巧有两位美国老人在一旁休息,看到中国人来,他们很高兴地迎上来交谈,说中国人是他们最为敬仰的。铁凝十分尴尬,不知所措。另一位老人也抱怨那位老人说,中国人不习惯这样,那位拥抱过铁凝的老人,像犯了错误似的呆立在一边。看来,遮羞有时并不一定是件坏事。这种场合下的遮羞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的遮羞能力当然是以人生经验为基础的,经过多次实践,必须会变得老练聪明。......
2023-08-07
乃置酒为其送行。蒋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直到周瑜寨中。周瑜整衣冠,带领数百人,皆衣冠整齐,前拥后簇地迎出来。与蒋干见礼后,列坐在两旁。周瑜设盛宴,奏军中得胜乐,轮换敬酒。蒋干不住地夸赞。周瑜又与蒋干携手入帐,与诸将重新饮酒。至夜深,蒋干推杯曰:“不胜酒力矣。”于是佯装大醉,携蒋干共寝。周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