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巧施计逃脱暗算-“借招”生存术(1)

巧施计逃脱暗算-“借招”生存术(1)

【摘要】:进入帐中,刘备设宴招待。结果周瑜在与曹仁的争斗中身中毒箭,吴军大败。与此同时,诸葛亮又设巧计赚取了荆州和襄阳。这就是“诸葛亮一气周公瑾”。孙权、周瑜得知刘备走脱,立即追赶,结果被诸葛亮埋下的伏兵打得大败。众将急救,早已不省人事。周瑜闻知,又定二计,让鲁肃告知刘备,东吴替刘备夺取西川,作为嫁资,但夺得西川之后,刘备须还给东吴荆州。诸葛亮识破此计,将计就计,安排妥当后,专等周瑜兵来。

周瑜何许人也?周瑜是三国时东吴名将。他少年英雄,风流儒雅,指挥三军,统领兵马。在赤壁之战中,他智骗蒋干,设苦肉计瞒过曹操,指挥大军一举击败曹操百万雄兵,火烧赤壁,千古留名。苏轼有词赞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气量狭小,所以才引出“诸葛亮三气周公瑾”这么一段故事来。

在第五十一回中,题目是这样写的:《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

赤壁战后,周瑜收兵点将,论功行赏,进兵攻取南郡。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与众将商议征进的策略方针,忽有人报:“刘玄德派人来与都督贺喜。”周瑜命人请来人孙乾进帐中。

两家施礼完毕后,周瑜问道:“玄德在什么地方?”孙乾答道:“现在移兵驻在油江口。”周瑜吃惊地问道:“孔明亦在油江吗?”孙乾说也在。周瑜听了说道:“你先回去,过一会我亲去回谢。”打发孙乾先回去了。周瑜与手下的鲁肃一同带三千轻骑,直奔油江口。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周瑜智谋超群,也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所以他一听孔明和刘备一同都在油江口屯兵,便知他们有取南郡的意图,所以很吃惊。

孙乾回去见到刘备,把情况一一细述。刘备问孔明说:“周瑜前来是什么意思?”孔明笑道:“他哪里是为那些薄礼前来答谢,只不过是为了南郡罢了。”于是便筹划停当,专候周公瑾前来,不一会,人报:“周瑜、鲁肃引兵到来。”孔明便派赵云领数骑去接。周瑜原计划刘备如执意要取南郡,就趁机会杀死刘备,现在看到刘备军容雄壮,心中很感不安。

进入帐中,刘备设宴招待。酒至数巡,周瑜说:“豫州(刘备)移兵在北,莫非有取南郡的意思吗?”刘备答道:“听说都督想要攻取南郡,所以前来相助。如果都督不攻打南郡,我当然要攻取。”

局瑜笑道:“我东吴早就打算吞并汉江,今南郡已在掌中,怎么会不取?”刘备说:“胜负不能轻易判定。曹操临回时,让曹仁守南郡等处,一定有奇计,再加上曹仁勇不可当,恐怕都督不能取到手吧。”周瑜说:“我要是取不到手,那时再听任你们攻取。”刘备说:“子敬(鲁肃)、孔明在此为证,都督不要反悔。”周瑜说:“大丈夫一言既出,有什么可后悔的。”于是两家作别而去。

结果周瑜在与曹仁的争斗中身中毒箭,吴军大败。后周瑜设计骗曹仁出南郡城,与曹仁又一场厮杀,而孔明却趁机令赵云偷袭南郡,等周瑜大败曹仁前来攻取南郡城时,南郡已经在孔明手中了。与此同时,诸葛亮又设巧计赚取了荆州和襄阳。

周瑜是:几郡城池无我分,一场辛苦为谁忙!枉为他人作了嫁衣裳!因此这消息一传到周瑜这里,立即把周瑜气得大叫一声,金疮进裂,坠马昏死过去。

这就是“诸葛亮一气周公瑾”。《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五回题目是《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

话说刘备得了荆州之后,周瑜孙权时刻都想夺回。加上周瑜见刘备“非池中之物”,不会久居人下,因而生了要杀刘玄德之心。于是定下美人计,要骗刘玄德江东招亲。

诸葛亮识透周瑜的计谋,决定将计就计,与刘备计议停当,刘备便带领赵云过江东招亲去了。刘备一到东吴,便大张旗鼓,向东吴百姓宣传招亲之事,一时东吴全国上下莫不知晓。刘备又通过乔阁老把消息捅到国太那里。吴国太知道原委后,深怪孙权,最后在吴国太与乔阁老的主持下,刘备与孙尚香结拜为夫妻。

周瑜知道此事已经弄假成真后,又献一计,让孙权为刘备高筑宫室,多备美色,让华堂大厚、子女金帛拖住刘备的腿,让他乐不思返,时间一久,使孔明、张飞关羽、赵云等人各生怨恨,然后派人袭取荆州。

孙权依计行事,最初仿佛见效,刘备果然为美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但赵云在关键时刻打开诸葛亮送给他的锦囊妙计,然后依计行事,使刘备急回荆州,并由孙夫人保驾前行。

孙权、周瑜得知刘备走脱,立即追赶,结果被诸葛亮埋下的伏兵打得大败。当周瑜战败登船回逃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道:“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自己想道:“我的计谋不成功,反倒弄巧成拙,有什么脸面去见吴侯!”不由怒叫一声,金疮进裂,倒在船上。众将急救,早已不省人事。

这就是二气周瑜。到了三气周瑜时,已经了不得了。

周瑜骗刘备过江东之事,非但没有取得预料中的成功,反而又把孙夫人赔了过去。心中非常气忿。于是再次定计,讨还荆州。

周瑜上书孙权,乞请吴侯让鲁肃前去讨还荆州。

鲁肃领命,前去荆州,与刘玄德见礼毕,鲁肃说明来意,刘备听完,掩面大哭。鲁肃无功而还。

周瑜闻知,又定二计,让鲁肃告知刘备,东吴替刘备夺取西川,作为嫁资,但夺得西川之后,刘备须还给东吴荆州。周瑜是想统领军队,借取西川为名,兵临荆州城下,趁刘备出城犒军时,夺取荆州。

诸葛亮识破此计,将计就计,安排妥当后,专等周瑜兵来。

却说鲁肃回来禀告周瑜,说玄德、孔明欢喜一节,准备出城犒军。周瑜大笑,说:“原来今番也中了我的计策。”便安排三军,表奏吴侯。

周瑜率五万大军,往荆州而来。前军到夏口,周瑜问:“荆州有人在前面接吗?”人报:“刘皇叔派糜竺前来见都督。”周瑜唤来,问犒军情况。糜竺说:“主公都准备安排下了。皇叔就在荆州城门外等候,与都督亲自把盏。”周瑜信以为真,说:“今天出兵全为了你们的事,犒军的礼节,不能太随便了。”糜竺唯唯而去。

周瑜的战船密布江上,依次前进,眼看到了公安,没有一只军船来远接。周瑜催军速行,赶到荆州城下,只见荆州城上,插两面白旗,并不见一个人影。周瑜大疑,勒住马缰,让军士叫门。城上问是谁,吴军答曰:“是东吴周都督亲自在此。”话还没有说完,一声梆子响,城上刘军都坚起了枪刀。

赵云在城楼上出现,问道:“都督这次出军,究竟是为何而来?”周瑜说:“我替你主公攻取西川,你难道还不知道吗?”赵云说:“我们军师早巳知道你这是假途灭虢之计,所以留我在这里。我主公有话:孤与刘璋,都是汉室家亲,怎么能背弃道义而攻取西川?如果你东吴真的要取西川,我就应当披发人山,而不能失信天下。”

周瑜听了这话,拨马就回。这时探马飞报,有四路军马,一齐杀到:关羽从江陵杀来,张飞从秭归杀来,黄忠从公安杀来,魏延从孱陵小路杀来,四路军马,齐声喊叫,声动百余里,都说要捉周瑜。周瑜又是大叫一声,金疮复裂,坠到马下。

周瑜被救归船后,军士传说:“刘玄德、孔明在前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又大怒,便想出兵真的取西川去。这时孔明差人送来书信一封,劝周瑜以国事为重,不要一时冲动,让曹操乘虚而入。周瑜知他言之有理,不由长叹一声,昏厥过去。徐徐醒来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年仅36岁。

至此,周瑜总算不再生气了。他终于被诸葛亮气死归天了。诸君试想,作为一国都督,兴兵打仗,哪里没有不败的时候。况且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谁能称自己为天下第一?取南郡一事失利,遭孔明暗暗算计,这本是兵家常事。各为其主,谁智谋高一筹,谁就多得利,这也是常理。虽说自己费了辛苦却让别人尝甜头的滋味很不好受,但想开了,也就是那么回事,生气于事无济,斗不过人家就退守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周瑜偏偏不这样,不想承认事实,却又不得不承认事实。所以这一口气就咽不下去。

而设美人计骗刘备过江成亲一事以及杀荆州取西川又被孔明算计了后,他就仰天长叹,责怪开了老天,并在36岁的青年时期,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气而一气归了黄泉,真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