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配: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配:提升核心素养

【摘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面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甚至创造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判断的标准就是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的目标的达成。统计学的发展与数据分析工具的发展联系紧密。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利用方格纸、横格本等来画图,扫除画图的障碍,让学生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示数据上。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需要大量的数据。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实验再将数据汇总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面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甚至创造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何为适当?判断的标准就是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的目标的达成。下面仅举几例抛砖引玉。

(1)介绍数据分析工具。

统计学的发展与数据分析工具的发展联系紧密。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帮助学生克服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有助于学生专注数据分析本身,还能起到提升数据分析兴趣的作用。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喜欢用统计图表示数据。例如,一年级《分类与整理》一课中,记录员直接采用象形统计图记录数据,其他学生对此也非常喜欢。但是随着学习正规统计图,学生反而很少用统计图表示数据了,归根结底是因为画图太麻烦。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利用方格纸、横格本等来画图,扫除画图的障碍,让学生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示数据上。

此外,教师还可以介绍常用的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程序或者软件,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这既能拓宽他们的视野,也能提高他们对统计活动的兴趣。

(2)分组实验再将数据汇总。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需要大量的数据。学生对自己亲自实验获得的数据更感兴趣。那么如何获得足够的而且是亲自实验得到的数据呢?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实验再将数据汇总的方法。

这样做的好处还体现在:一方面,各组实验结果的差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整体实验结果的一致又可以让学生对随机现象的规律性有深刻的体会。具体做法可参看“案例SJ-3-1:《下一次可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