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2023-08-11
根据数据分析观念内涵形成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之后,建议教师构建以统计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框架,找准教学重点。
统计问题必须符合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回答问题时要基于数据,二是问题没有确定性的答案,是一种或然性的答案。
以统计问题为线索,综观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不难发现:随着统计问题类型的变化,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描述数据的方法、分析数据的方法都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是类似需要知道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样的统计问题,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即可;如果需要知道连续时间里的一组数据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好;如果需要清楚地表示出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体中的占比则要用扇形统计图;如果想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能要用到表示一组数据一般水平的统计量;等等。
因此,建议教师按照这样的框架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即明确统计问题,根据问题寻找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数据进行判断。
这样的做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提供了实际的背景支持,有助于解决片面地将统计教学等同于画图、制表等技能操作的问题,有助于师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更好地表示数据、分析数据、解决统计问题上。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日常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不同领域中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实例让学生赏析。拓宽学生视野,助力形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案例《分类与整理》中教师通过介绍潮汐车道,吸引学生注意到分类可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统计初步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2023-08-11
◆学科维度在小学数学的内容体系中,整数知识可以概括为4个基本方面:数的意义、计数方法、数的表示法和基本性质。从学科维度透析整数这4个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从内容本质和建构特点上对其进行归纳比较,梳理其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的脉络,有助于我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更深入,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更透彻。对于相同的物品,人们很容易分辨其数量的多与少。......
2023-08-11
根据《课标》要求,基于儿童认数特点,结合教材具体编排,对“整数的认识”课程内容提出如下教学设计要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小学生借助多种操作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理解其中的计数原理。在“整数的认识”部分,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方面的感悟,不同的认数阶段和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
2023-08-11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认识千米”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突破反思“认识千米”学起来并非很难,但显得比较单一。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1千米=1000米即可,这是不可行的。......
2023-07-27
数学抽象是指从研究对象或问题中抽取出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而舍弃其他属性对其进行考察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数感和符号意识都是数学抽象的重要表现。本部分从内涵解读、价值解读、教学表现三个方面对数学抽象进行解读。根据上述内容的学习,您认为“数学抽象”的价值有哪些?......
2023-08-07
教学过程一、体会“一定”和“不可能”1.导入。(⑤号袋)五、全课总结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摸球游戏感受了一些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2023-08-11
教学重点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情况下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观察活动,明确“间隔排列”的意义1.画珠子活动,揭示概念。】五、全课总结【设计总评:“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的探索规律专题教学内容。......
2023-08-11
随着情境的延伸和情感的深化,最终蔓延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与此同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感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仅是扮演角色的学生,所有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深刻而生动地体验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