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理解

小学数学教材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理解

【摘要】:将教材具体内容与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对接,形成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可不断加深教师对教材和素养内涵的认识。面对《分类与整理》这个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向自己提这样的问题:分类、整理和数据、数据分析有什么联系呢?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对数据分析的认识,即一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另一种是推断性统计分析……追问教学内容与之有什么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样做有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和素养本身的理解。

将教材具体内容与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对接,形成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可不断加深教师对教材和素养内涵的认识。

面对《分类与整理》这个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向自己提这样的问题:分类、整理和数据、数据分析有什么联系呢?结合对数据分析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比如,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一些事物进行分组,分类后都要数一数每一类包含多少个事物,于是就得到了有具体意义的数,这些是数据。把这些数据填在表格里或者用图表示出来都属于对描述性数据分析方法的指导;把这些数据通过“比一比”或者“合一合”得到新的数据,这就是在指导如何提取信息;根据得到的这些数据再说一说现在对被分的这个整体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就是在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等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个教学内容里,教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它和数据分析到底是什么关系?根据数据分析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形成这样的理解,它是对推断性数据分析的认识。要通过已有经验的事物推断未曾经历的事物,就要考虑事件的背景,比如这个学校是个规模很大的学校,甚至是9年一贯每个年级有很多教学班的学校,那么用这个班的调查结果代表整体就不合适,但是如果这个学校是个新建校,现在仅有一两个年级,每个年级也就两个班,那就另当别论了。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对数据分析的认识,即一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另一种是推断性统计分析……追问教学内容与之有什么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样做有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和素养本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