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小学数学

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小学数学

【摘要】: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仍要关注10概念的建立,让学生体会到满十进一的过程。经历“数”的过程,强化十进位制的理解。我们知道运算的本质是求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而这一本质建立的先决条件就是十进制,没有十进制概念的理解运算无疑就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运动。在数的认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顺向思维,还要关注逆向思维,要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操作、练习,强化数的认识。

经历数的过程,感悟“十进制”和“位值制”。

经历“数”的过程,加深“10”的认识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感受到由9再加1变成10的过程,可以通过数、摆、捆、拨、说等活动,让学生感受10个一是1个十,强化“数”的过程。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仍要关注10概念的建立,让学生体会到满十进一的过程。

经历“数”的过程,强化十进位制的理解。在教授“10”时,教师要注意个位数相加变成十位数“10”的组合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正反例和变式突出数位顺序的重要性,重视数位顺序表在教学与练习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运算的本质是求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而这一本质建立的先决条件就是十进制,没有十进制概念的理解运算无疑就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运动

经历数的过程,体会“位值制”。所谓“位值制”就是指同一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量值,数的位置对数的大小起着关键的作用,位值制的学习也是引导学生体会从特殊走向一般的过程之一,十进制、二进制等都是实际生活中常用到的进制法,而“位值制”这个关键的名词在基础数学教材中却极少被提及,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位值制的教学,例如在《10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等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位值制的思想。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注意在评价反馈中突出以下特点:提供形象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在有些案例中,教材并没有提供充分的形象化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如十进制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位值记数”等,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再用直观化的图形来解释,最后让学生自己画一画,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

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在数的认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顺向思维,还要关注逆向思维,要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操作、练习,强化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