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十进位计数法的应用及问题解决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十进位计数法的应用及问题解决

【摘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借助十进位值制体会以十计数,还要学会以十计数的方法,进而在这种抽象的计数方法中学会以千计数,以百计数等以群计数的方法,从而应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感悟较大的数与数量。

2.1 在单位累加中感悟标准

在教学“常见的量”测量时,如测量长度、角度、时间、质量等,教师通常是先让学生建立测量单位的概念,选择测量工具。在教学具体测量方法时,常常采用自学教材、教师示范或课件演示的方式教学生操作程序,但是这样的教学失去了抽象的过程,只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没有抽象中的感悟,学生需要在累加的过程中体会单位之间的联系,在抽象中体会抽象。

例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组织操作、估测、推算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量感体验,逐步帮助学生抽象出质量观念。随着质量单位的增加,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联系、层层递进的。在操作体验中建立单位的实际量感。

小学阶段质量单位量感的建立,是用一连串“感觉如何”串起来的体验活动。单位应该由学生自己感知体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单位到运用、比较、估测的过程,既加深对单位的理解,又在运用中逐步发展量感。通过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体验、构建新知识,在不断积累活动经验的同时,让学生在抽象中感悟抽象,体会抽象的价值。

2.2 在以群计数中感悟标准个数

学生不仅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还需在抽象的情境中感悟,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学抽象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抽象表达,形成良好数感,发展数学抽象。

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在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具体的数后,再通过计数器等方式掌握“十个100是1000”“十个1000是10000”的计数法则,抽象地感知到百与千、千与万的关系,再利用多媒体动态操作,为学生进行演示,根据需要把每个过程展示得一清二楚。这样既加快了理解的进程,学生也在操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了良好的数感。

抽象中的抽象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十进位值制在数的部分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借助十进位值制体会以十计数,还要学会以十计数的方法,进而在这种抽象的计数方法中学会以千计数,以百计数等以群计数的方法,从而应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感悟较大的数与数量。学生理解和掌握要经历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抽象的过程中建立抽象与抽象之间的联系,通过丰富的活动,逐步让学生感受数学抽象,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