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是培养语感,“习得”能力和素养。而语文学科虽也有一定的体系和基本的知识点,但这些更多是零散地分布于那一篇篇具体的各具特色的文章中,而作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的读写能力,靠得更多的是“习得”,而不是教得或学得。而“习得”便依赖于学生对各种、大量的语言材料的长期积累、内化和积极能动的感悟与积淀。......
2023-08-07
这里,我要谈的三种句子是兼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以及一种病句:句式杂糅。
我们先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①:“我请医生来。”
例②:“我看见医生来了。”
例③:“‘感动中国’中的人物感动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
例④:“‘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使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
不难看出,这几个例句的共同特点是:句中都有两个动词,结构貌似一样。再细看,它们是不尽相同的。例①是兼语句,因为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动词,而第一个是使令性动词,即“请”;句中的“医生”便兼作“我请医生”的宾语和“医生来”的主语。例④同样也是兼语句,因为这个句子中也有两个动词,而第一个“使”也是使令性动词;句中的“无数青少年”便兼作“‘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使无数青少年”的宾语和“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的主语。兼语句中的使令性动词除上面提到的“请”和“使”外,常见的还有“叫”“让”“派”“选举”等。例如:
例⑤:“我叫他去。”
例⑥:“我让他去。”
例⑦:“我派他去。”
例⑧:“我选举他当班长。”
这四个句子都是兼语句。
再看例②,它虽然也有两个动词,但它的第一个动词是非使令性动词“看见”,它不具备兼语句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它不是兼语句。由于这个句子中的“医生来”是主谓短语,而它又作了“看见”的宾语,因此,这个句子应当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比较例①,例②只是一词之差,句式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例③既不是兼语句,也不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而是一个“句式杂糅”的病句。具体说来,该句应当用两个小单句表达,即“‘感动中国’中的人物感动了无数青少年”和“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而例句却将两个不同句式的单句混杂在一起表述,于是便造成了“句式杂糅”的毛病。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例③是“句式杂糅”的病句,那例②怎么就是一个“健康”的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呢?它们的基本结构看起来不是一样的吗?别着急,我们不妨深入分析下去。例②中的“看见”,它带的宾语既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一件事”。因而,句中的“医生来”这件事,就可以被“看见”,即可以作“看见”的宾语;而例③中的“感动”,它带的宾语不能是“一件事”,也不能是无生命的“物”,只能是“人”(最多还可以是有情感的“物”,但句子同时必须用拟人的手法),而句中“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是“一件事”,它不能被“感动”,即它不能作“感动”的宾语,因而是一个病句。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三种句子的不同特征,头脑清醒,仔细推敲,我们就一定能将它们辨识开来。
有关杏花桃李一处开:盛夕武教育诗文选的文章
我认为,一是培养语感,“习得”能力和素养。而语文学科虽也有一定的体系和基本的知识点,但这些更多是零散地分布于那一篇篇具体的各具特色的文章中,而作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的读写能力,靠得更多的是“习得”,而不是教得或学得。而“习得”便依赖于学生对各种、大量的语言材料的长期积累、内化和积极能动的感悟与积淀。......
2023-08-07
在励志故事中,不靠任何背景甚至背景很差的人的成功案例是非常多的。她生的儿子赵无恤自然受人歧视,不招人待见,他不能像他的哥哥们那样吃喝玩乐,养尊处优:背景可谓很差。可见,白岩松的成功没有任何背景可靠,甚至连最起码的父亲都没得靠。白岩松还意味深长地劝诫那些有背景的人:在日本,富二代是被人瞧不起的。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寄生虫,因此,很多富二代不愿靠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自己去拼、去搏、去奋斗。......
2023-08-07
诗人作为一名使臣,单车独往何处呢?到了边塞萧关,却没有见到都护,骑马的侦察兵告知:都护将官正在燕然前线。更值得一提的是,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描绘塞外壮丽风光的千古绝唱。其中情味,只可意会,很难言传。......
2023-08-07
陶行知一直认为,儿童具有潜在的创造力,“发挥或障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强调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自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2023-08-07
虽然是个老教师,但我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诗歌激情不减,文学情怀常驻。在激发和指导学生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上我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诗心不老,诗花盛开。......
2023-08-07
不弃不离,语文永远与我相伴。浮躁世俗时,语文会让诸葛亮提醒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怀才不遇时,语文会让李白慰藉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跨越时空,语文让我感受到古人的情怀。语文,有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课堂上,语文让我的心灵舒展,情感流淌,思想奔涌。因为有语文相伴,我会忘却时光,忘却劳顿,忘却烦忧;与语文相伴,我心不觉冷清,情不觉寂寞,人不觉衰老!......
2023-08-07
“有没有筷子?新加坡小朋友要用筷子!”食堂阿姨好不容易觅得两双,我赶紧飞跑着送了过去,又转身折回,继续和食堂阿姨们找筷子。终于又搜寻了几双,当我把筷子分发给几个要筷子的小朋友的时候,我的身上已有小汗冒出。看着眼前的新加坡小朋友,我顿生无限感慨。特别是几个熟练地用着中国筷子的新加坡小朋友,更让我心生温暖,甚至眼睛湿润。......
2023-08-07
若能做到精心策划,科学安排,精练精评,力避重复,那么在作业上照样可以“偷懒”。这不,在这两样最重要的作业的检查和批改上,我又“偷”了“懒”,而效果还绝对不会差。其实,如此“偷懒”,老师课堂外必须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优化备课,优化课堂,优化作业,付出更多,否则,便无法“偷懒”,更无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偷懒”不是一件容易事。......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