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杏花桃李一处开:兼语句的三个例子

杏花桃李一处开:兼语句的三个例子

【摘要】:例①是兼语句,因为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动词,而第一个是使令性动词,即“请”;句中的“医生”便兼作“我请医生”的宾语和“医生来”的主语。再看例②,它虽然也有两个动词,但它的第一个动词是非使令性动词“看见”,它不具备兼语句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它不是兼语句。而例句却将两个不同句式的单句混杂在一起表述,于是便造成了“句式杂糅”的毛病。

这里,我要谈的三种句子是兼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以及一种病句:句式杂糅。

我们先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①:“我请医生来。”

例②:“我看见医生来了。”

例③:“‘感动中国’中的人物感动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

例④:“‘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使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

不难看出,这几个例句的共同特点是:句中都有两个动词,结构貌似一样。再细看,它们是不尽相同的。例①是兼语句,因为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动词,而第一个是使令性动词,即“请”;句中的“医生”便兼作“我请医生”的宾语和“医生来”的主语。例④同样也是兼语句,因为这个句子中也有两个动词,而第一个“使”也是使令性动词;句中的“无数青少年”便兼作“‘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使无数青少年”的宾语和“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的主语。兼语句中的使令性动词除上面提到的“请”和“使”外,常见的还有“叫”“让”“派”“选举”等。例如:

例⑤:“我叫他去。”

例⑥:“我让他去。”

例⑦:“我派他去。”

例⑧:“我选举他当班长。”

这四个句子都是兼语句。

再看例②,它虽然也有两个动词,但它的第一个动词是非使令性动词“看见”,它不具备兼语句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它不是兼语句。由于这个句子中的“医生来”是主谓短语,而它又作了“看见”的宾语,因此,这个句子应当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比较例①,例②只是一词之差,句式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例③既不是兼语句,也不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而是一个“句式杂糅”的病句。具体说来,该句应当用两个小单句表达,即“‘感动中国’中的人物感动了无数青少年”和“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而例句却将两个不同句式的单句混杂在一起表述,于是便造成了“句式杂糅”的毛病。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例③是“句式杂糅”的病句,那例②怎么就是一个“健康”的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主谓句呢?它们的基本结构看起来不是一样的吗?别着急,我们不妨深入分析下去。例②中的“看见”,它带的宾语既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一件事”。因而,句中的“医生来”这件事,就可以被“看见”,即可以作“看见”的宾语;而例③中的“感动”,它带的宾语不能是“一件事”,也不能是无生命的“物”,只能是“人”(最多还可以是有情感的“物”,但句子同时必须用拟人的手法),而句中“无数青少年决心向他们学习”是“一件事”,它不能被“感动”,即它不能作“感动”的宾语,因而是一个病句。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三种句子的不同特征,头脑清醒,仔细推敲,我们就一定能将它们辨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