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杏花桃李:盛夕武教育诗文选

杏花桃李:盛夕武教育诗文选

【摘要】:我们只有因材施教,因人选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所谓的模式教学都会束缚老师的手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为即使是同一单元同一体裁的课文,也各具特色。我们只有因材施教,因人选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下面就《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谈谈体会。

作为单元,它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而这一重点又是通过单元中每一篇课文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学这一单元,我首先从整体上把握住单元这一重点,并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认知习惯,统筹选择和安排好每篇课文具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努力做到一课一法。每篇课文选定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过程简述如下:

《短文两篇》:引导自读,注重比较——重讨论。

《苏州园林》:精读揣摩,赏析品评——重讲读。

《核舟记》:注重操作,培养能力——重操作。

教学《短文两篇》时,我在引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通过与同学们讨论,找出两篇短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他们认识到说明语言既可平实也可生动,但都必须以准确为前提。对《地球是圆的吗》的研习,我一改常规,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对文中部分不太精当的语句进行了大胆修改,着重让同学们体会和认识到说明语言的准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看云识天气》的研习,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并反复朗读,使同学们体会说明语言生动的特点。

《苏州园林》是一篇语言十分规范的说明文。它既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又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平实生动的特点。教学中,我对部分片断进行了精讲赏析,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其精妙之处。在此基础上,我还要求学生课下背诵课文中几个精彩片段,意图通过积淀和内化,使同学们真正领悟到文章语言的特点,并将其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另外,为了帮助同学们形象准确地理解课文,我还适时采用了电化教学手段,给同学们播放了介绍苏州园林的录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核舟记》是篇古文。教学中,我大胆放手,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课下疏通理解课文,课堂上主要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来指导和检查同学们的学习。围绕文中的“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绝类弥勒”“楫左右舟子各一人”,主要安排的实际操作有:姿势形态表演,绘画、泥塑、叠纸等制作。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同学们不仅准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实践证明:作为单元教学,必须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一课一法,千方百计地把素质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课课有新鲜感,堂堂有激情。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本文曾获蚌埠市中学语文整体教学科研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