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西柏坡人民没有气馁、没有怨言,而是在村委会及党支部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战争年代,党中央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保存并壮大了自己,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解放后,再次凭借艰苦奋斗,西柏坡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已失去了上进心,已经失去了艰苦奋斗的勇气,失去了革命意志。艰苦奋斗多次被重提,艰苦奋斗的旗帜再一次高高飘扬。......
2023-08-07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从1962年2月到1969年4月,我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员。转眼间40多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日夜夜,我就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好像又回到了毛主席身边。
1961年4月,我带着我部各级首长的嘱托来到北京。在北京西郊进行了3个月的训练培训后,7月7日,我被分配到中南海干部大队一中队一区队一分队,在毛主席居住的丰泽园中的菊香书屋门口站岗。在一分队我呆了近一年,到1962年2月,我又被调到了二分队。二分队是机动分队,是跟着毛主席外出服务的分队。从此,我也就成了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之一。
刚刚分到一分队第二天,中队长丁钧便带着我们熟悉任务和地形。并给我们分配了一个任务,让我们到毛主席住的地方去打扫卫生。一听说要给毛主席住处打扫卫生,我心里非常高兴,心想:毛主席那里肯定很漂亮,我一定要看个够。可是,当分队长周志良把我们带到毛主席住的地方时,我惊呆了:这是一个破旧的小四合院,门窗的油漆已大部脱落,地面上铺的青砖有不少缺角少棱。看着我们几个疑惑的表情,分队长就笑了:“怎么,不相信,这的确是毛主席住的地方!”走进毛主席居住的房间,里面的陈设也非常简单,除了设在颐年堂的会客厅有几只苏式沙发以外,再也没有像样的家具了。我不解地问分队长:“主席的房子这么旧,怎么不修一修呢?”分队长说:“不光旧,还漏雨呢,只要一下雨还得用脸盆接水,我们请示了好几次要修理,可是毛主席不同意,他说就这么住着吧。”
打扫完卫生,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第一次走近毛主席,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大约又过了一个星期,大伙提出,想到伙房看看毛主席平时都吃什么饭。毛主席的伙房是不准随便进的,经过中队研究,决定一个班派一个代表到伙房去看看,当时我又有幸成为我们班的代表。这天中午,毛主席开会还没回来,我们几个代表就提前来到伙房,这时炊事员韩阿福正在摆放着做好的饭菜,我们几个一看就愣住了,没想到毛主席吃的饭菜这么简单:一小盘炒空心菜、一小盘野菜、一小块先煮熟然后又在火上烤的老玉米、一小碗米饭、三个用火烤熟的红辣椒。
看着看着,我心里直发酸,眼泪顿时流了下来。没想到毛主席就是吃这样的饭为国家日夜操劳的,他老人家还不如我们警卫员吃得好!
看到毛主席生活这样艰苦,我们警卫员心里很不安,都为毛主席的健康担心。大家商量着怎样为主席加点营养,又能让他接受。
不巧一次我们几个警卫员在中南海河里提水浇菜(主席怕浪费,不让用自来水浇菜),看见河边掉进去很多柳条,就下去把树枝捞上来,没想到树枝里竟然夹着几只小草虾。我灵机一动,想起小时候用“罩”捉鱼的情景,于是,我们决定下班后给主席捉虾。捉虾没有工具,我们便利用休息时间到香山割来一捆荆条,编了几个“罩”,里面装上一把稻草,放进从伙房里拣来的一些碎骨头,把“罩”放进河里。这样虾就钻进了“罩”里,第一天收获还真不小,捞了大半碗草虾,经过护士长允许,送到伙房给主席炒了一盘。
吃饭时,主席看多了一个菜,就问卫士小张:“嗯,今天怎么有虾吃?”小张讲明原委,主席听了很高兴:“好,这是自力更生得来的,那我吃,请你代我谢谢他们。”
有一天,我们捉得虾特别多,差不多有一小盆。主席舍不得吃,说:“嗬,这么多,今天我不吃了,请你们给朱老总、周总理送去,让他们也尝尝。”
毛主席生活十分节俭,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深感染着我们。主席院子里的路灯,不准通宵亮着,主席说:“我身体还好,腿脚也利落,走路不会跌腿,路灯全亮没有必要,关掉一半,省下电让工厂搞生产。”有时候主席晚上出来散步,我们几个人先跑到前面把路灯打开,等主席走过去以后,后边的同志再把灯关掉。主席连用过的烟盒都舍不得扔掉,而让我们收集起来,到外面再买些散烟装进去,毛主席说,这样便宜、省钱。空火柴盒用坏了也舍不得换新的,实在不能用了,就让我们拿到工厂去涂上磷,糊糊再用。
主席的衣着更是简朴。只有在开会和接见外宾等场合才穿上中山装,特别是那件主席穿了多年的白衬衣,肩头、袖口和领子都磨破了,主席还是不让换,打上补钉继续穿。主席盖的那条毛巾被已经很旧了,不少地方毛都磨光了,上面还被烟头烧了一个洞,管理员说去买一条新的来,但主席不让换新的,主席说:“我们是个大国,现在还很穷,还需要每个人艰苦奋斗。”
有一次,队里批给我22天假。那是1966年6月,我跟着毛主席到了杭州。在一次闲谈中,主席得知我岁数大了,有对象却始终没时间相亲。特地对汪东兴说,让我回家相亲。在临走之前,主席又把我叫到他身边,给我专门安排了一项任务,让我回到老家后要搞个调查回来,并交给我搞调查的方法。主席说:“回到老家后,见到小孩别嫌人家脏,要说这是谁家的小孩长得这么好看,这样别人听了会很高兴,有什么话也愿意跟你讲。见到老人要称呼长辈,别拿架子,对一般干部也不能摆架子,要语气和蔼、平易近人,这样才能听到真话!”
当时只要我们警卫员回家休假,毛主席就让我们搞调查向他汇报。有的同志从老家带回家里人吃的窝头、野菜饭团子给毛主席看,主席看到后心里非常难过。有一次主席从警卫员那里了解到河南许昌农民每人每天只有二两粮食时,他老人家落泪了,接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毛主席在生活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就连到全国各地视察也不例外。不管他走到哪里,从来不吃请,从来不搞特殊化。甚至不用地方宾馆的东西,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都自己带,有时连行军床、窗帘也带上。起初我们都很纳闷,到后来我们才明白主席的良苦用心。原来当时地方群众都十分敬重毛主席,毛主席用过的东西便及时收藏起来,所以,毛主席怕因自己造成浪费,干脆行李都自己带上。
1965年春夏之交,毛主席在湖南长沙视察时,得知井冈山通汽车了,他听后非常高兴,就决定重上井冈山,去看望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毛主席不想打扰地方政府,就提出直接上井冈山。于是,汪东兴和湖南、江西两省的公安部门领导一起,提前去看路线,回来向毛主席报告说,从这里一天到不了,不然就在中途的县里住一下,让他们提前准备好。可毛主席却说:“不要准备,有个茅棚就可以了。”当我们途中经过茶陵县时,天下起雨来,为了安全起见,便临时在茶陵县住宿。这时,主席又指示随行人员,不要住招待所,也不要给县里打招呼,借县委的办公室住上一晚就可以了。
南方的初夏,天气已非常炎热。毛主席在一个单间里放下行军床就休息了,我们工作人员把办公室的桌子拼起来,几个人挤在一起凑合着。当时屋里蚊子很多,咬得人难以入睡,主席又不让去借蚊帐,我们只好想办法找来当地一种土制的“蚊香”,点着熏蚊子,弄得满屋子都是烟雾。第二天,当县委书记骑着自行车来上班时,才听说毛主席来了,而且还住在县委办公室里,很惊讶,说:“主席,您来了怎么也不通知一下,我们一点也不知道……”主席说:“这样好,不打扰你们正常工作。”接着,主席又说,“我们既然来了,就见一下县里的同志们吧。”
与县里的同志见过面,毛主席就又出发了。到了井冈山后,主席也一直没有和地方领导打招呼,在井冈山住了6天的时间。出行时只有一个小女孩认出了毛主席。那天,毛主席出去散步,一位妇女带着小女孩从我们身边走过,这时,那个小女孩就说:“妈妈,快看,是毛主席!”小女孩的母亲说:“别瞎说,毛主席在北京呢!”
在快要返回北京的时候,毛主席提出,把井冈山的人都接过来,我想见见他们。消息传出后,乡亲们都非常高兴,听说毛主席过来了,家家户户像过年似的,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小孩,都纷纷赶过来看毛主席。我们返回的时候,2000多名群众自发夹道欢送毛主席……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流逝不去、历久弥新的是人民领袖艰苦奋斗的精神。每当想起与毛主席在一起的岁月,我的心底就会热浪奔涌,这份记忆带给我的精神馈赠是丰厚的、珍贵的、永久的……
有关跟毛泽东学艰苦奋斗的文章
然而西柏坡人民没有气馁、没有怨言,而是在村委会及党支部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战争年代,党中央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保存并壮大了自己,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解放后,再次凭借艰苦奋斗,西柏坡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已失去了上进心,已经失去了艰苦奋斗的勇气,失去了革命意志。艰苦奋斗多次被重提,艰苦奋斗的旗帜再一次高高飘扬。......
2023-08-07
艰苦奋斗,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健康成长、实现理想愿望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二)艰苦奋斗是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和素质。而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是革命军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职业要求。......
2023-08-07
正因为如此,《艰苦奋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是传家宝”,历史的浩渺烟波永远淹没不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一个执政的大党,一支作为专政柱石的军队,丧失艰苦奋斗的本色,贪图安逸享乐,无异于自取灭亡。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社会发展了,条件变化了,艰苦奋斗也要有新的形式。......
2023-08-07
70多年来,我党我军不仅依靠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而且使其代代相传,成为贯穿于我军全部历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首充满昂扬斗志、饱含革命激情的歌谣就是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军继承并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正是因为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军强大战斗力凝聚力的形成才有了可靠保证。......
2023-08-07
毛泽东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50年代,他提出“勤俭建国”的方针,指出:“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领袖人物,毛泽东生活上的简朴,令人惊讶。回京前,工作人员正收拾他的书籍、行装,毛泽东嘱咐不要丢下这双拖鞋,他还要继续穿。聊天中,服务员建议他换双新的,毛泽东不让换,反而请服务员找鞋匠再补一补。1990年,毛泽东的部分遗物送回韶山。......
2023-08-07
毛泽东下令各部到湖南酃县中村水口集结,并正式宣布担任师长之职,。他跑去问毛泽东。毛泽东同意了,并且特地交代说:“小黄也列入警卫班编制。”黄达当了毛泽东的警卫员后,对工作尽心尽职,小黄马被他喂得很好。毛泽东也很关心黄达的身体。因为有谢今古的先例,以后,凡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马夫、司机和厨师,统统归入他的警卫员之列,对外皆称警卫员或者特务员。......
2023-11-30
南泥湾精神作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结晶,它的形成,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这形成了南泥湾精神的理论基础。可见,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从而为大生产运动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指示、方针和政策,这成为359旅广大官兵巨大的精神动力,形成了南泥湾精神的理论基础。......
2023-08-07
他们正要走时,毛泽东忽然又问道:“你们警卫班的几个共青团员,转党了没有?”吴吉清和其他警卫员们寻找有利地形,向深沟接近,准备下到沿沟转移而去。随后,由贺子珍、邓颖超介绍,吴吉清、黄亚堂、顾玉平等几名警卫战士光荣地转入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宣了誓。......
2023-11-30
相关推荐